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禹城瞄准产业“新蓝海”,创新招商“新打法”,构建服务“新生态”——
招商之变带动发展质变

山东兴杰邦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巡检


山东永福泰公司工作人员清洗产品


德州高新区俯瞰图




  

□文/图本报记者李榕路龙帅本报通讯员韩峰司晓娟张明珠
  招商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地区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
  今年以来,禹城招商引资工作“新”字当头,创新招商“打法”,瞄准“新经济”领域,构建招商服务“新生态”,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打出了招商引资“组合拳”,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强化“一盘棋”理念 三天落户一个新项目
  从初次接触,到下定决心落户一个总投资2.8亿元的项目需要多久?烟台川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树文只用了3天。
  作为全国海参苗供应龙头企业,川海生物深耕特种水产动物营养、微生态制剂、特种水产品育苗及深加工领域,年产海参苗超50万公斤,成品参产量达300万公斤,全国每5只海参苗就有1只出自该公司。
  此前,其在伦镇投建的鸬鹚生物工程项目,专注特种水产动保产品的研发生产,年产值超3000万元,为双方再度合作埋下伏笔。今年6月,伦镇产业园区招商队敏锐捕捉到新机遇:企业计划上马年产1500吨多菌株活性靶向生物制剂及鸬鹚研发中心项目,正在全国选址,且已考察济南、烟台等地。
  “绝不错过一个好项目!”招商团队第一时间对接,7月初,禹城市委书记苏兰武带队赶赴辽宁锦州,深入企业海参育苗基地、多菌株生物制剂研发中心考察、洽谈。“项目方核心需求有二:一是看重区位优势,要求能够快速辐射河北、江浙、福建主市场;二是希望项目快速落地,首要解决项目用地问题。”德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晓介绍。
  根据对方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要求,苏兰武当即安排相关部门在德州高新区寻地。“德州高新区用地紧张,但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我们始终优先保障。”李晓介绍,最终筛选出3宗地块供企业选择,并敲定考察时间。两天后,刘树文一行赴禹城踏勘,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喜:其中一块地块已完成土地平整,位置优越且面积精准匹配需求。“禹城干部的真诚、拼劲和发展渴望,比任何政策都动人!”考察当天,刘树文当场拍板——将项目落户禹城。
  这一“闪电签约”,正是禹城以“顶格标准、满格状态”推进招商的缩影。“跳出‘政策依赖’老路,要靠勤修‘内功’引得凤凰栖。”苏兰武道出核心思路——深挖本地优势,培育产业生态,更以“一盘棋”理念构建招商体系:建立领导带头招商制度,创新“2+3+3”工作机制,即设立“两个综合部”,负责统筹协调、出谋划策;设立“三个闭环指挥部”,实现“信息—评审—落地”全流程管理;设立“三个专业指挥部”,聚焦基金、土地、外资精准服务。同时,成立市委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委员会,构建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招商”格局,形成全程盯紧靠上、主动服务的闭环招商新机制。
  招商效能持续释放。今年以来,禹城新开工项目39个,总投资111.36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36.8%;新签约重点项目40个,总投资137.13亿元,其中苏鼎环保、中新钠能新材料等过10亿元项目5个。
塑强招商新优势 干部带着产业链图谱上门
  从单个项目落地到产业链延伸,再到产业集群成型——眼下的禹城,正以“链式招商”取代传统资源招商,瞄准本地产业上下游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让招商成果从“单点突破”转向“集群爆发”。
  9月26日,德州高新区年产100吨聚赖氨酸及盐酸盐项目现场一片繁忙。该项目由国内合成生物学头部企业杭州恩和生物,并购禹城本地食品企业伟日生物而来,专注高端食品添加剂生产。“去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调试设备,预计今年10月底试生产。”德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产业招商促进部部长张文涛说。
  这一合作的促成,源于德州高新区对产业需求的敏锐捕捉。此前走访中,招商团队得知伟日生物有合作意向,又了解到杭州恩和生物的行业实力,随即主动对接、推动考察谈判,最终实现“强强联合”:恩和生物不仅带来技术与资金,升级设备后让伟日生物产能翻倍、年产值达2亿元,眼下更计划上马玉米黄质项目,进一步延伸食品产业链上游环节。
  近年来,禹城围绕生物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以“延链、补链、强链”思路推动集群发展:依托济南二机床集团德州产业园,引进昆山精密机床项目,吸引10余家配套企业入驻,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集群;立足通裕重工风电主轴优势,招引总投资29.5亿元的深圳欣旺达储能PACK、汉华储能装备项目,壮大新能源产业版图。
  专业招商团队是“链式招商”的重要支撑。“我们摒弃‘全员招商’的粗放模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成表示。禹城选拔18名懂产业、通政策、善谈判的青年干部,组建4个驻外招商团,分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济南都市圈四大重点区域驻点招商,实时追踪产业链动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目前,全市已组建专业招商队伍28个,专业招商人员达266人。
  这样的专业素养在项目对接中尽显。“禹城干部带着产业链图谱上门,还把我们关注的本地及周边3C电池、新能源汽车市场数据整理成册,这种‘比企业更懂产业’的态度打动了我们。”欣旺达储能装备一体化项目负责人李明华说。该项目总投资6.5亿元,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两个半月,创造了备受称赞的“禹城速度”。
擦亮“赢商”金字招牌 拼环境拼服务拼细节
  如今的招商引资,早已跳出“拼政策、拼资源”的传统赛道,转向“拼产业生态、拼营商环境、拼配套服务”的深层较量。科威嘉粉末涂料项目的快速落地,正是禹城交出的生动答卷。
  “十里望回族镇产业园招商队派专人全程服务,从公司注册、公户设立,到项目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全流程帮办。没有这份‘保姆式’服务,项目不可能这么快落地!”科威嘉粉末涂料(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佩国感慨道。
  时间拨回今年3月12日,十里望回族镇产业园招商队从禹城市经合中心获悉:科威嘉计划外迁,已考察多地、完成项目论证,却未最终定址。“这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打热固性粉末涂料,完全契合禹城新材料产业规划,再难也要争!”十里望回族镇党委委员李富涛回忆说。次日,招商队便联合项目评审办、化工园区、高新投等多部门,组团赴天津对接。
  初次洽谈,禹城的区位优势便打动了企业——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战略叠加区,便利交通能助力企业快速辐射全省市场,与科威嘉的布局需求不谋而合。此后,禹城市领导亲自推进,招商团队紧盯不放,两次邀请企业实地选址,4月16日,项目正式选定京津冀鲁新材料产业园。
  落地速度更显“禹城温度”:十里望回族镇产业园招商队联动多部门,实行“注册与立项同步、签约与土地摘牌并行”,仅用3个月,便完成公司注册开户、印章办理、项目签约、土地摘牌等全流程手续。目前项目正推进规划设计,预计11月中旬开工建设。“速度太快了!禹城的产业生态和服务效率,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王佩国说。
  近年来,禹城以创建“禹快办”营商环境品牌为抓手,组建政策、评审、金融等11个服务团队,深化一次办好、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集约化、高效化,项目落地时间缩短30%以上。
  全生命周期服务中,“一把手”护航尤为关键。今年6月,禹城创新项目服务“面对面”工作机制,市委书记、市长带队跟进,以“现场办公+集体会商+一事一议”模式精准破题,推动项目快建设、早投产。目前,已召开13次专题会议,对32个项目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16个企业涉及的诉求进行研究督导,共解决54项难题。
  为让项目落得下、发展好,禹城还聚焦园区扩容提质,全面打造以德州高新区为龙头、10处乡镇产业园相配套的全域园区体系,差异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德州高新区锚定千万级税收,集聚高精尖项目,当好高端产业发动机;镇街产业园挂牌高新区分园,承接产业链配套项目,形成“协调联动、错位发展、产业共育”的格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州高新区与10个镇街产业园税收分别同比增长6.47%、8.72%,全域园区协同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苏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峰
  我是张庄镇尹公村人,从决定返乡投资到项目推进,禹城的营商环境让我真切感受到“家”的温度与速度。镇党委书记量身定制落地方案,市长跨省登门邀约,这份诚意打消了我们所有顾虑。落地后,市委书记亲自到项目现场调研指导,多部门联合现场办公解难题,工作小组“一对一”保姆式服务,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
  禹城的区位优势、产业生态与企业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如今首笔2850万元订单已落地,项目建设也按计划推进。选择禹城就是选择机遇,投资禹城就是投资未来,这里不仅有发展的沃土,更有让企业安心扎根的底气。
科威嘉粉末涂料(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佩国
  选择落户禹城,是我们深思熟虑后的坚定决定。
  禹城作为济南卫星城,能共享济南高铁、物流资源,在建的日日顺物流中心更让物流高效便捷。而真正打动我们的,是禹城无可挑剔的营商环境。“禹快办”品牌带给我们的体验远超预期:市经合中心和十里望回族镇首席服务官全流程帮办代办,从3月首次对接至6月土地摘牌,仅用时3个月,真正做到了问题快速响应、高效解决。
  禹城不仅是创业热土,更是企业安心发展的港湾。我们必以二次创业激情深耕于此,为禹城发展添砖加瓦。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招商之变带动发展质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聚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