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建起三十七处“365暖留中心”,创新服务模式——
群众点单 支部派单 党员接单
  

□见习记者李海玲本报通讯员孙超杨统孟
  6月28日,辛店镇“365暖留中心”二楼书画室内,辅导教师李永春正手把手教孩子们练毛笔字,耐心纠正握笔姿势。而在一楼的健康查体中心,许多老人正排队等待体检。
  “自从暖留中心提档升级后,每天可谓是门庭若市,课业辅导、休闲娱乐、便民设施、志愿服务等一应俱全。”辛店镇副镇长韩翠感慨道,不仅如此,孩子和老人在暖留中心有了活动阵地,留守妇女也能就近务工。之所以让韩翠发出如此感慨,得益于我市深入推进“365暖留工程”提升行动。
  为切实破解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难、留守儿童照看难、留守妇女就业增收难等问题,我市通过阵地提档、服务提质、机制提效,构建“一刻钟”关爱服务圈,为农村“三留守”群体提供助老、助学、助业等公共普惠服务。目前,全市高标准建成37处“365暖留中心”服务阵地,每处均设置日间照料室、儿童活动室、残疾人康复家园、幸福食堂等功能区,提供特殊人群照料、助餐、儿童课业辅导、村民就业支持等服务,形成了覆盖全域的“一核多点”服务网络。
  “我们还通过整合社区基础网络、社会组织资源、社工专业力量、慈善基金支持、志愿服务补充五要素,将‘365暖留工程’的相关服务纳入村级议事协商范畴,通过探索‘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实现基层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多元联动’转变。”禹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晓冰介绍。同时,禹城市创新探索“支部领办、党员带头、社会参与”模式,在全市选拔出11名儿童督导员、1043名儿童主任、33名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组建21支志愿服务队,开展物资代购、生活探访、就业对接等关爱服务活动,并通过党组织孵化培育出131家社会组织,聚合5000余名党员志愿者深度参与“365暖留工程”。
  此外,我市聚焦留守老人生活需求,在“365暖留中心”融入助餐送餐、物资代购、家庭医生探访等11项助老服务功能;聚焦留守儿童成长需要,选聘420名“禹爱妈妈”,提供照护服务、心理咨询、送学上门等服务,惠及1200余人次;聚焦留守妇女就业难题,搭建共富工坊、零工市场61处,累计帮助658名留守妇女实现就近就业。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服务活动2300余场次,惠及2万余人次。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群众点单 支部派单 党员接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