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生活的留白与丰盈
  

□王淑敏
  人生如一场漫长的旅程,每个人都在探寻属于自己的活法。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时常被各种欲望和忧虑所困扰,以至于忘记了生活的本质。但古人早已用智慧告诉我们:生命的通透与轻盈,往往藏于“少”的哲学之中。
  少言,静水流深是人生至境。庄子曾言:“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春秋时,楚庄王即位三年不鸣,一鸣则天下惊,恰如《淮南子》所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今,我们却常误将喧哗当热烈,把聒噪作真诚。殊不知,语言如茶,沸水冲泡的瞬间固然热烈,真正的回甘却在静置后的沉淀。三国谋士贾诩历经四朝而善终,秘诀便是“静默若深渊”。当同僚在朝堂争辩时,他只将谏言写成帛书呈于案头,正如《文心雕龙》所说“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少言不是冷漠,而是懂得“言而当,默而宜”的分寸。山谷中的溪流潺潺,却在与岩石相拥时归于静默,这份无声的碰撞反而激荡出最清亮的回响。真正的对话如同古茶树生长,最醇厚的滋味总在静默的根系中酝酿。春秋时期,孔子见孺子戏于城门,驻足整日未发一言,却在暮色中叹出“后生可畏”的箴言。恰如星辰点亮夜空前必经漫长的暗夜,那些穿透心灵的理解,往往诞生于言语暂歇时眼波的流转。“言而当,默而宜”的智慧,是看透表达本质后的从容。
  少虑,心若幽潭不惹尘埃。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写道:“世间万物皆有情,难得最是心从容。”北宋文豪苏轼在《定风波》中挥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恰是心理学中“白熊效应”的最佳注解——越是抗拒思绪,越易深陷焦虑泥潭。意大利短片《星期六》中的男主,用八小时纠结两小时能完成的事,正是现代人精神内耗的缩影。心理学中的“两分钟定律”揭示了一个真相:过度思虑的本质是恐惧。若想做一件事,一定要在2分钟之内就去做,否则,这件事可能就会被拖延甚至搁置。当我们在焦虑犹豫要不要做某事时,那就去做吧。行动的瞬间,便是摆脱内耗的开始。
  少欲,月满则亏的生存智慧。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诫:“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欲望是无尽的深渊,过多的欲望便是贪婪,它会让我们在追求物质和名利时迷失自我。正如林清玄所言:“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为了那些所谓的“成功”疲于奔命,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过多的欲望如同无底洞,吞噬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真正的丰盈从不在物质的堆砌,而在陶渊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的精神自足,在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润意境。少欲并非无欲,而是懂得在纷扰尘世中,择一隅宁静,守一份淡泊,于生活中品味生命的真谛。
  古人云:“大道至简。”少言的沉默里藏着智慧的回响,少虑的从容中生出行动的力量,少欲的节制里绽放精神的丰饶。这“三少”并非消极的退守,而是主动选择的生命美学——以留白容纳万象,用减法成就丰盈。当我们不再被言语绑架、被焦虑裹挟、被欲望奴役,便能如苏轼笔下“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舟客,在时光长河中,且行且歌,活出生命的通透与清澈。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生活的留白与丰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