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晏北街道迎宾社区用心用情架起邻里“连心桥”——
“楼事楼议”让居民成管理“主角”
本报记者钟伟本报通讯员郭兆文陈停停

志愿清扫焕新家园


义务理发剪出邻里情深


敲开家门访民意


  “周六周天又刮风又降温的,咱楼里各位邻居家都没事吧?”4月14日,齐河晏北街道迎宾社区济北郡小区网格员吴发霞像往常一样,准时在微信群里“冒泡”,关心起大伙来。这一问,瞬间在群里掀起了热闹讨论。不到10分钟,群里消息不断闪烁,30多位居民纷纷响应。有人分享起大风天里家中窗户半夜“哐哐响”的小插曲,有人说“家里老人知道要变天,两天没出门”。大家你一 言我一语,小小的微信群里满是邻里间的热络劲儿。
  这样的“云端议事”场景,在这个拥有6000多居民的高密度小区里,如今已是寻常景象。作为齐河县首个“楼事楼议”治理试点,迎宾社区用一张精细的“微网格”和一套创新的议事机制,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真正活了起来。
  28个微网格 托起民生大事小情
  走进济北郡小区,楼道里新挂上的“微网格责任牌”格外醒目。每个牌子上不仅标注着网格员姓名、联系方式,还标注着管辖的楼栋范围和工作职责。
  “以前有事不知道找谁,现在手机拍张照片发给网格员,当天就能给回复。”抱着孙女的小区居民汤曰香指着责任牌笑眯了眼。
  晏北街道迎宾社区面积47公顷,由济北郡小区、黄河中学家属院及恒兴钢结构公司家属院3个小区组成。济北郡小区作为核心商住区,分为A、B、C三区,共有住宅楼栋23栋,住户1830户、商铺99间,服务人口6000余人。
  济北郡小区这个复合型小区,曾让社区的工作人员头疼不已:23栋居民楼、99间商铺人员结构复杂,公共事务协调难度堪比“解九连环”。去年夏天,一场暴雨让问题集中爆发——有楼栋地下室进水、部分楼顶漏水,物业与业主矛盾激化……
  “必须打破传统治理模式!”社区“两委”下定决心,将辖区细分为28个居民微网格和2个商圈专属网格,构建起“居住区精细管理+功能区特色服务”的治理矩阵。每个微网格配备“五位一体”工作团队:社区“两委”成员牵头,小区党支部统筹,物业经理、专职网格员、公益岗人员各负其责,还整合了法律咨询、家电维修等N项定制服务。
  “现在诉求响应效率提升了40%!”社区党委书记李雪指着电脑上的各类数据统计介绍,今年以来,网格自主解决诉求占比78%,物业投诉量同比下降62%。最直观的变化是,曾经常接“投诉电话”的社区办公室,如今经常传来居民的感谢声。
  “四步议事法” 共商共建美好家园
  “咱们楼前的绿化带能不能改造成便民停车位?”“商铺卸货噪声太大,能不能定个固定卸货时间?”在济北郡小区“楼事楼议”活动室,这样的“头脑风暴”每周都在上演。
  社区创新建立“四步议事法”:网格员日常收集诉求,党支部研判责任主体,楼栋议事会协商方案,最后全体居民表决实施。去年冬天,B区11号楼居民反映电梯损坏停运问题,网格员立即启动议事程序。从联系质监部门检测,到协调物业动用维修基金,整个过程居民代表全程参与。“连电梯零件采购清单都向我们公示,现在乘电梯心里踏实多了!”居民刘英军竖起大拇指。
  这种“小事自主议、大事协同办”的模式,让社区治理有了“温度计”和“减压阀”。今年3月,商铺店外展销占用消防通道,引起小区居民强烈不满。社区立即启动“多元会商”机制,组织物业公司、商铺业主、综合执法部门召开协调会。通过现场走访和多方协商,明确了安全经营标准,划定了合规展销区域,推动全体商户签署了《文明经营公约》,既保障了消防安全,又兼顾了商户经营需求,实现了“整治隐患”与“优化服务”的双赢。
  “过去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是‘群众提、干部办’。”李雪感慨,“居民参与决策的过程,就是凝聚共识的过程。”
  “双向清单” 收拾得日子有滋有味
  
每天傍晚,济北郡小区的小广场上都会十分热闹。“红砖党员志愿服务队”的红马甲们忙着发放垃圾分类手册,“红领巾楼道长”们手持小喇叭宣传反诈知识,还有“小宾达人”志愿者巡逻队穿梭在楼栋间。这些由党员、学生、退休职工组成的志愿队伍,已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退休前我是普通工人,现在帮邻居修修水管,换换灯泡,感觉又发挥了余热。”66岁的老党员王庆带着工具箱穿梭在楼栋间。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主动认领“微心愿”:有律师为辖区居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有太极拳指导员为辖区居民免费提供太极拳教学,还有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辖区商铺燃气安全检查。
  社区还建立了“双向清单”机制:一方面梳理出消防应急、健康义诊等10项居民需求,另一方面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资源,形成“资源清单”。晏城街道卫生院定期派专家坐镇健康驿站,附近超市主动提供“代收快递”服务……“现在社区就像个‘资源中转站’,大家各尽所能,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居民艾传珍说。
  “基层治理不能搞一阵风,得让机制持续运转。”李雪介绍,社区正在探索建立“楼栋自治金”,将公共收益按比例返还给楼栋,用于环境提升等自治项目。同时还设置了服务兑换项目,只要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议事、志愿服务,就能得到物业费和社区直饮水机优惠券,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楼事楼议”让居民成管理“主角”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