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50416期 >> 第A1版:要闻
国内首条“六改十二”车道——
京台高速黄河特大桥主体完工

黄河特大桥施工现场


  

■现场“搭积木”提升组装质效
■“横向顶推跨越”保障老路通行
  本报讯(记者李榕通讯员韩洪超)4月10日,位于齐河的京台高速齐济段项目现场一片繁忙,作为全国首条由六车道“变身”十二车道的高速公路,其建设迎来新进展:黄河特大桥主体工程及斜拉索安装已完工,施工人员正在进行主桥桥面铺装和引桥沥青摊铺,项目稳步推进。
  该项目是京台高速(山东段)改扩建的最后一段,起自京台高速与济聊高速相交的晏城枢纽,经德州市齐河县,济南市槐荫区、市中区,终点位于京台高速与济广高速相交的殷家林枢纽,全长约24公里。
  “该项目已列入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六改十二’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京台高速齐济段改扩建项目办公室副主任井浩介绍,既有老路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于1999年建成通车。本次改扩建的方案采用“老路保通+两侧新建”模式,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即保留中间京台老路六车道正常通行,左右各建起三层楼高的新桥梁,最终形成老路保通行、新桥添运力的立体格局,是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改扩建黄河特大桥并桥建设项目。
  “齐河段施工中,横跨黄河的工程堪称最大挑战。”京台高速改扩建工程齐济段一标段施工处长杨洪港坦言,项目新建的黄河特大桥主桥全长是1080米,主跨达530米,是黄河下游流域跨径最大的桥梁。项目团队首次在设计中运用“钢壳—混凝土混合桥塔”技术,钢壳既承担结构受力,又作为浇筑模板,这种类似“钢壳包混凝土”的黑科技,可以实现像拼乐高一样组装钢壳,使施工精度和速度提升约30%,对既有交通影响降低约40%。
  最令人惊叹的,是项目施工中的“时空折叠”智慧。杨洪港解释道:“因大桥为单侧新建,分离加宽的路段需要两次跨越既有通行的老路,与大桥相连。跨越,肯定是角度越小越安全。这是国内首次将单方向车流以小角度高架桥形式两次跨越既有老路。”两次飞越老路,如同在车流不息的动脉上完成一场精密手术。为此,项目团队采用了墩旁支架整联拼装整联横向顶推的工艺,也就是在路侧将钢混组合梁拼装好,通过横移的方式移送至老路上方,最终实现8度跨越既有京台高速的目标,不仅减少了施工期间对既有京台高速公路的影响,也解决了施工难度大、无法直接在桥位安装支架进行施工等问题。
  此外,该项目还开发了以建设决策和项目管控为目标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对重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同步开发BIM协同数字化管理平台,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以及BIM模型可视化技术,全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数字化管理。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山东省乃至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齐河县深度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京台高速黄河特大桥主体完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