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齐河县装裱修复技艺传承人曹振——
“纸上手术”让古书画获新生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晓楠本报通讯员王越

曹振装裱书画


书法作品修复前后对比


  在齐河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有一位“90后”装裱修复技艺传承人——曹振。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执着,守护着中国传统书画装裱技艺,让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8月21日,走进曹氏画廊,仿佛进入了一个艺术的殿堂。墙上挂满了精美的书画作品,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墨的香息。画廊的主人曹振正在长桌上聚精会神地装裱着一幅书法作品。“这个画廊是我父亲创办的,我现在也算是‘子承父业’,将装裱修复技艺继续传承下去。”曹振介绍。
  1990年出生的曹振,自幼受父亲曹万军的熏陶,与中国传统书画装裱技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那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环境中,曹振早早地领略到了书画之美和装裱技艺的神奇魅力。2011年,曹振正式参加工作,开启了他在装裱修复领域的专业之旅。他选择跟随父亲系统性地学习中国画鉴定以及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在画廊里,曹振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从最基础的工具使用到复杂的修复工艺,他都一丝不苟地钻研。
  “装裱修复技艺,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学问。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极大的耐心。”曹振介绍,装裱修复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对书画作品的保护,更是对艺术的传承和弘扬。从揭裱旧作到清洗去污,从补缺到全色,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曹振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传统的装裱修复技艺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并且每一件书画作品又都有其独特之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然而,曹振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曹振不仅广泛涉猎各种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还与同行们交流经验,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研讨会。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曹振的装裱修复技艺和书画鉴赏能力日益精湛。
  2017年,曹振接任曹氏画廊经理一职。这不仅是对他多年来努力的肯定,更是他传承装裱修复技艺的新起点。“接手画廊没多长时间,我就收到了一幅作品需要修复,那是乍启典先生的花鸟作品,由于是第一次自己修复,花费了很长时间。”曹振回忆道,收到作品后,曹振发现这幅画作存在严重的破损和轻微褪色问题。他首先进行了细致的揭裱工作,将旧的装裱材料小心去除,然后对画心进行清洗去污。在补缺环节,他选用了与原作材质相近的纸张,精心修补每一处破损。为了使作品的颜色更加自然,曹振进行了全色处理,他凭借着对色彩的敏锐感知和经验,将作品的颜色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最后,经过装裱上轴,这幅作品历时20余天终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在曹振的职业生涯中,他修复了大量珍贵传世书画名作。每一次修复,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对艺术的敬畏之旅。在修复过程中,曹振注重保留原作的风格和历史痕迹,力求让每一件作品都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曹振更加注重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他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同时保留传统工艺的精髓。他的作品多次在各类展览中展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在他的带领下,曹氏画廊成为齐河乃至周边地区装裱修复领域的一面旗帜。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技艺缺乏了解和兴趣,装裱修复技艺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曹振表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曹振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推广装裱修复技艺。他走进学校、社区,举办讲座和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古老的技艺。“我目前正在筹备招收学徒,打算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为装裱修复技艺的传承培养一批新生力量。”曹振说。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纸上手术”让古书画获新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