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正月“闹”社火
□郑婕

  社火是北方地区新年时最热闹的庆祝活动之一,据说来源于古代对灶神和土神的祭祀仪式。它的表演形式很多,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和抬阁等等。要看最地道的社火,还得回农村老家。
  老家相邻的几个村子每年都会轮流表演社火,村与村之间还会暗暗地较着劲儿,去年你们村的抬阁扎得高,那今年我们村的大鼓就要敲得更响,一个村子的人齐心协力就是为了能在集会那天赢个满堂彩。
  到了正日子,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约着一起去赶热闹,近的走着去,远的搭亲戚的车一起去。大人们头上戴着帽子、裹着围巾,把孩子往中间的草堆上一搁、手往怀里一揣,团团地坐上一圈,迎着正月里凛冽的风就出发了。
  社火队是由各村自己的村民组成的,演出当天,天不亮大伙就要起床准备。尤其是表演抬阁和踩高跷的演员们,他们的装扮非常讲究,需要画脸、戴胡须、穿衣戴帽拿把子(道具),和京剧的扮相有些类似,角色不同妆面和服饰都不同,一套造型上了身,一个朴实的农民就变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戏剧人物。
  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传来,社火队来了!我们村的社火一般是锣鼓队打头阵,锣鼓声一到,人群一下子就沸腾起来。头车上最大、最醒目的是头鼓,一般是由村里最会打鼓最有劲儿的人掌管着,这鼓点就是社火队的灵魂,大伙都踩着这个节奏舞着、扭着。
  随着头车而来的是踩着高跷的各路英雄们,美髯飘逸的关公挥舞着大刀、笑脸的张飞手持丈八蛇矛。经验老到的高跷手能踩着一米来高的高跷蹦、跳、舞、打,甚至还能翻跟头,身姿轻如燕、动作干脆利落。看得周围的老少爷们儿们都拍红了手、喊哑了喉咙。
  紧随着高跷队的就是社火的重头戏——抬阁。
  抬阁有点像京剧中的“亮相”,一般由两三个人一组,演绎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桥段,比如八仙过海、贵妃醉酒等中最经典的一幕。不同的是它需要一位身材娇小的演员立站在一根高且坚固的芯子上去完成动作。芯子由铁棍制成,被装扮成树枝、花束或其他道具,使人看不出来;铁棍最上端,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了一个T形铁腰卡。好看的抬阁演员扮相要美、服装要鲜亮飘逸、道具也要设计精巧。同时,芯子也要扎得高,越高难度越大,我见过最高的芯子有七八米高,远远望去,一台台芯子就像一座座流动的舞台,凌空而来,飘然而去,令人叹为观止。
  锣鼓唢呐声声震天,社火队穿过的道路两边也挤满了卖糖葫芦、爆米花的小贩,淘气的孩子们在两边追逐打闹,还放起了“噼里啪啦”的小花炮,不过连最古板的家长也不会在今天呵斥他们。这真是村民们一年中最喜庆最热闹的一天啊!
  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就是村里最好的鼓手,后来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只能买了鼓和锣教我,每年鞭炮声响起时,我们爷俩都会一起敲敲打打。每当这时爷爷都很开心,望向我的眼睛笑眯眯的。不过,我猜也许他望的不是我,而是透过我看到了曾经年轻的自己,看见了令他望眼欲穿的老家那热闹红火的年。
  每当回忆起在老家年后的社火表演,那些热闹、喜庆的场景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社火,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庆祝活动,更是一种乡愁,一种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正月“闹”社火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我们的节日】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