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会客厅”亮相大清河
■融合一河二廊三馆四基地 ■24小时提供精神文化“大餐”

“会客厅”内“两中心融合”智能终端一体机。记者王岳琪摄


  本报讯(记者王岳琪通讯员李宁)7月1日,“共建文明城喜迎二十大——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宣讲活动在大清河景区齐宣共讲长廊举行,精彩的演讲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聆听。“现在,大清河不仅能休闲纳凉、欣赏美景,还经常有文化‘大餐’,大家都乐意听。”市民李女士感叹。
  我县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有”“五为”“五聚”“三到位”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实用、能用、管用、好用”的原则,统筹大清河区域资源优势,在景区内各场馆、长廊、广场设置文明实践长廊、悦读书吧、科普教育基地等文明实践场所,融合打造以“一河二廊三馆四基地”为基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会客厅”。
  据介绍,“会客厅”面积有40万平方米,“一河”即大清河,“二廊”指齐宣共讲长廊和文明实践长廊,“三馆”指悦读书吧、文明讲堂、非遗工作室等场馆,“四基地”即理论宣讲、科普教育、传统文化、爱国教育等实践基地。“会客厅”集理论宣讲、科普教育、传统文化、爱国教育、文明讲堂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文化供给。
  “会客厅”的中心广场,设置有24小时“城市慢直播”系统。我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在此开展活动,可实现同步摄录,通过县级融媒体中心视频号、“新齐河”手机客户端等全程播发。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哪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梅介绍:“大清河景区是市民娱乐休闲的首选之地,我们把景区打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会客厅’,就是通过整合资源,融入文明实践元素,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向深入。”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会客厅”亮相大清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齐河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