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县开展“四进”活动,做大非遗购物美食节,建立三级队伍——
非遗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

市民在欣赏秸秆扎刻技艺。 记者石少军摄


  

□本报记者 石少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拥有绣球灯舞、齐河黑陶制作技艺、黄河号子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3项,“一勾勾”“牧羊卷的传说”等市级非遗名录项目16项,县级非遗名录项目72项。近年来,全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四进”活动,举办非遗购物美食节等特色活动,创新性地将非遗保护知识送到百姓身边,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需求得到了丰富和满足。
活动引领非遗送到家门口
  “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黑陶和龙山文化。”6月17日,我县2021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县第五中学拉开序幕,学生们零距离感受齐河黑陶的魅力,亲身体验黑陶的制作过程。
  “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使我县少年儿童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让非遗文化的种子在每一颗童心里萌芽、成长、开花、结果。”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丁梅说。
  不仅如此,我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将非遗与旅游、文化、娱乐、体育、购物、教育等结合,让百姓切身体会到非遗的魅力,提升非遗保护的意识。5月12日,2021年全县“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拉开帷幕。首场演出在表白寺镇和大黄乡同时上演。去年,我县在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启动“文旅惠民消费季·非遗购物美食节”活动,非遗购物美食节集“玩、乐、购”于一体,不但有绣球灯舞、打夯小调、锯琴、魔术、黄河号子等优秀演艺类非遗项目展演,更有齐河黑陶制作、糖画、面塑、葫芦雕刻、布艺割花、秸秆扎刻制作技艺等非遗美食、手工艺现场制作展示。“我们创新宣传形式,将非遗保护与文化惠民活动结合,既提升了百姓的认知,又提高了社区和民众的非遗保护主体意识。”县文旅局党组成员滕颖说。
重在挖掘传统文化发新枝
  一弯铁片、一把拉弓,随着锯琴弧度不断变化,琴弓在锯背上下拉动,优美灵动的旋律向周遭飘荡,声音似口笛、似胡琴,时而清亮,时而醇厚深沉。6月4日,在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锯琴传承人翟峰用一柄锯琴为观众演奏了一曲《沂蒙山小调》。“之前全县就我一个在传承锯琴演奏艺术,通过县里的宣传与推广,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这门演奏难度超高的传统技艺。”翟峰说。
  我县高度重视民间非遗种类和非遗人物的挖掘,包括锯琴、唱大戏在内的一批非遗技艺和曲目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县文化馆馆长张义亮介绍,县文化馆一直开展对本地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的普查工作,共整理出50首民间歌曲。为把这些曲目传唱下去,县文化馆把曾参与演唱和整理普查的李爱华、姜尔东确立为齐河民歌传承人,并联合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邀请专业团队,以纺线线和唱大戏为素材,制作音乐并设计演出服装,将其改编为舞蹈节目搬上县春晚的舞台,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一致好评。
  滕颖说,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不是对古老文化的简单复刻和拷贝,更重要的是传承好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我县坚持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以新思路、新方式、新表达来呈现和传递传统非遗文化。
建设队伍非遗保护抓在手
  “我们首先要搞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源起、概念、特点,了解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发展历程。”6月12日,在全国文化遗产日当天,我县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业务培训班,省非遗保护中心保护研究部主任王芹为我县各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及文化站长进行了业务培训。
  我县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同时在县文化馆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搜集、编辑整理。目前,县非遗保护中心先后完成了“一书、一室、一厅、一库”的项目建设,编辑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齐河县卷》三卷4册,为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区域文化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县政府还先后印发了《齐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计划》等相关文件。县财政每年投入普查资金10万元,添置相关设施设备,为非遗普查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做到机构、人员、经费、措施四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需要一批素质高、业务精,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浓厚感情和热情的专业队伍,形成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研究和管理的人才库。为此,我县成立了一支非遗普查队伍,聘请专家对10余名县级非遗普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在各乡镇(街道)成立普查队伍,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业务辅导培训。他们以实地调查为主,走街串户,跑遍每个村庄,进入无数院落,沟头河沿有他们的身影,田间地头留下他们的足迹。近年来,普查队员们累计行程数万公里,走访民间艺人、群众2万余人次,形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非遗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