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10617期 >> 第04版:文化
麦收记事
  

□魏保和
  现在过麦,因机械化的普及,三两天就完事,好像什么事也没干,麦子收完了,玉米种也耩了,乡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种简化了的劳动,节省了人力,缩短了时间,与传统的麦收相比,简直就是从地里直接取钱。不得不惊叹,种地囊中取物一样轻松。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麦收片段。
  上世纪80年代用镰割麦子。我家有一块麦地,三百多米长,每每麦收,这是我最打怵的地块,一眼望不到尽头,一镰下去割不了二三十厘米,割一会儿抬头望望,觉得非常遥远,这长长的地头对我的自信一次次挫伤,割不了半小时,就腰酸背疼,直起腰歇一会儿,赶紧再割,因为已被大哥落下几十米远了,望着大哥像机器一样刷刷行进的速度,真感觉自己的无用,同时咒骂这该死的地头,真折磨人。太阳烘烤着,汗流如注,在诅咒和坚持中慢慢前行,割一会儿歇一会儿,等割过了一多半,才看到希望,而那时,大哥就割到三分之二了,他到头总是往回割,割我这一垄,大哥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我深感自己不是割麦子的料。这样的接应也鼓起了我的勇气。我割完这一垄,差不多需要一上午的时间。有时,为了少挨太阳炙烤,我们三点多就起床,到半晌割完,等放下最后一把麦子,我扔下镰刀,仰面朝天躺在麦茬上,天旋地转,足足有半个多小时不愿动弹。
  上世纪90年代有了小型收割机,当时是7元钱一亩,我们也舍不得,还是用镰割,当多数人用收割机的时候,我们才把镰刀放下。
  麦收有一套程序。割了麦子,装车运到场里,然后晾晒、轧场、堆粒、扬场、晒粒、装车、入仓;当然还得忙于播种夏茬,民间有一句俗语叫“争秋夺麦”,可见麦收时的紧张程度。麦子入仓,就等于收了,不入仓,说不定有什么不测,譬如麦子未割就遇到冰雹、麦子割了遇到大风、运到场里遇到大雨,等等,均是麦收所忌讳的,所以乡人的紧张不是没有缘由。麦收时,大人孩子齐上阵,人人有活,那些病秧子,那些老眼昏花的人,那些乳毛未干的小不点子,都投入到麦收这场“战争”中,孩子牵牛装车,老人扬场扫场,中青年是主力。整个乡村,地里场里路上处处喧嚣,处处忙碌,呈现出特有的火爆与热闹。天不亮就起床,夜深了还在场里,甚至整宿夜战的也有。人们除了预防自然灾害外,还要预防偷盗——明明是你的麦子,别人拉走了,一年的收成就泡汤了,虽然是少数人,但不得不防。
  有一块地,离家五六里路远,用牛车运麦子,一天紧忙活,不过四趟,也不过一亩多麦子。有几亩地,仅运输就需要几天时间,累得牛不走正路,人也很乏力。赶车的人得非常小心,因土路坑洼不平,走路不稳,路途较远,车装得满或绳子收不紧或牛不老实,麦子就容易松散,车子就易于歪斜,那就非翻车不可,只能就地卸下,重新再装。重新装车比在地里装麦铺子麻烦多了,装麦子是讲究顺序的,麦穗头朝里,外边高里边低;如果麦穗头朝外,中间高四周低,麦子发滑,装得少,更容易歪。车子歪了,麦子顺序乱了,自然难装,歪车的人若是个急性子,就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装车。这样的事,在用牛拉车的年代,每年都发生若干起,过路的人也替车主着急。
  场里的活也很累人。麦子进场,要均匀地摊开,要一遍遍地翻晒,越是中午最热的时候,越要翻晒,一杈一杈地翻挑,隔一两个小时要再翻一遍,直至把麦秸晒得酥酥的,抓在手里一掰就断,才能把麦粒轧干净。男人戴着草帽,女人则围着头巾,我则不用任何遮挡,不是不怕暴晒,而是嫌麻烦,我一杈一杈地翻着,头上仿佛着了火,发出理发店里电吹风的焦味,头皮麻麻的,只好赶紧翻,翻完后好躲到树底下乘凉、喝水、吃冰糕。如果有微微的北风,我疑心那是北冰洋过来的,经过了千万里,一路上有多少热浪侵吞,仍然携带着冰的清爽,这样想着,感觉北冰洋就在背后,心里也凉爽了一些。
  用牛轧场,我没经历过几次,很快就时兴用拖拉机轧场了。一个村里没有几辆拖拉机,只能排号,谁如果赶在中午一点多轧,谁就很幸运,这个时候麦秸晒酥了,麦子轧得干净,用时又少,自然拿钱也少,而傍晚轧的,则有些不情愿。后来各家都买了拖拉机,都拣太阳最毒的时间轧,开得飞快,磙子像碾砣一样大,车一个劲地冒黑烟,恨不得几圈就把一场麦子轧好。这样的忙碌,至少要持续10天。若遇上雨天,麦子生芽或麦粒淋了变黑,并不鲜见,几乎家家都有一些成色不好的麦子。在使用联合收割机前,乡人们都是这么过来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农民的孩子不需要讲解,他们在生活大课堂里已自学了这一课。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麦收记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