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10324期 >> 第04版:文化
额尔古纳的齐河人(六)
  

□赵方新
  马兆光今年43岁,踏实,能干。小时候,他亲眼目睹了老人们创业的艰辛,体会到了生活的酸甜,如今老辈人的艰难困苦已经成为马兆光生活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老人们给咱们留下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财富,就是给咱们打下了好的基础,这比金钱的财富还要好,就是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才有了现在的生活。”马兆光表示。
  几年来,马兆光从最初放养奶牛,到后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建起自己的挤奶厅,事业一天天壮大。两年前,他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大型自动化挤奶平台,平均每天能产出3吨优质牛奶。今年因为干旱,虽然奶牛的产奶量有所减少,但是牛奶质量并没有下降。“这个奶厅一年能收入个十来万元,自己养的40多头牛也能收入一部分,反正一年加起来有个20多万元的收入。”马兆光介绍。
  在苏沁农牧场的东北角,距离建设队三四十里的一个山谷里,米寿利和妻子经营着一个私人牧场,绵羊存栏量1000多头,年收入30多万元。几年前米寿利承包了这片草场,带着妻子来到了这里,过上了策马挥鞭的放牧生活。
  1964年米寿利出生于建设队,整个人生经历都是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的,但他总喜欢跟人称自己是“额尔古纳土生土长的齐河人”,童年时从老一辈移民那里听来的故事,让他对老家齐河充满了向往,他觉得作为移民后代是一种特殊的荣耀。
  “上学的时候不懂,一直到了工作以后才知道,我的籍贯是山东省齐河县,现在就是教育俺家孩子,咱的祖籍就是齐河,不能忘根,不能忘本。”米寿利说道。
  米寿利身上保持着山东人的诚挚和热情,但更显著的还是草原汉子的豪气和奔放,这正是像他一样在草原出生、在草原成长起来的移民后代共同的特征。
  蓝天白云绿草,还有盛开的格桑花,有了这些美丽的点缀,广袤的草原也因此多彩起来。那些老旧的木刻楞早已成为历史,精巧别致的新式民居里,时时可以听到充满新生活气息的欢声笑语。
  杨兆江的家干净清爽,好客的主人热情招待,打开话匣子,爽快地同我们聊起心里话:“我们家里养了20多头牛,收入很稳定,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每年还能攒下不少钱,现在啊,我们就希望有时间回齐河家乡看看。”
  据说杨家的祖辈在清末做过官,当年皇帝御赐给老杨家四十代家谱,移民时杨兆江的爷爷特意抄写了一份从齐河带到了额尔古纳,一直珍藏在柜子里,在杨兆江看来,这个家谱能让自己铭记住根在哪里。
  杨兆江出生在草原,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从未回过齐河老家,但对家乡故土的向往始终没有停止过。遥远的千里之外,母亲河畔,那一所庭院,那一片河滩,听长辈们讲过,在梦里见过。这些就像是一根剪不断的线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他的心。
  “我爹是米三里村的,我妈是左三里的,他们年轻的时候来到了这里,后来生下了我。小时候经常听父母提起在齐河生活的事情,虽然我没有见过,但他们描绘的画面却一直在我脑子里,现在我也成家了,总想找机会回去看看,串串门儿,走走亲戚,也带我的孩子回去看看。”杨兆江坦言。
  潜藏着浓浓乡愁,饱蘸父辈的精神雨露,历经草原上风霜冰雪,踏着先民的足迹,一路走来,在这些移民后代身上,既孕育了草原儿女的豁达胸襟,又保留着故乡传承的大义情怀。
  “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了,给咱年轻的也创造了不少好的优越条件,我们也趁着年轻多发展点,我们生活好了,咱这老辈们也高兴,也给他们也减轻点负担。”今年43岁的左元春说道。
  左元春是建设队有名的养牛大户,奶牛存栏量最多的时候能达到60多头。从小到大受父亲的熏陶,吃苦耐劳的品质与干劲在左元春这里丝毫没有消减。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建设队的耕地面积从原来的1万亩,开发到现在的近4万亩,耕种收割方式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在建设队的田野里随处可见。
  眼下正是草原上收获的季节,机耕手米文强正在对机械进行检修。小伙子今年30岁,他告诉我们,近几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大幅提高,在队部工作的基本上都是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作为队里的机耕手,所有的大型机械他都能操作。“这是一台进口的自动割晒机,这个整体下来的价格将近100万元,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割晒,一天1000亩地左右吧。”米文强介绍。
  “我知道我的祖籍在齐河,家里老人经常跟我们讲移民的事,讲的太多太多了。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讲,他们那阵从山东刚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荒地,什么都没有,他们就开荒。那时候没钱、没设备,只有一膀子力气,没少吃苦,没少受累,许多老人都是绝对的榜样,希望我们年轻一辈好好向老同志们学习,没有他们老一辈的这些付出,就没有现在的这些好生活。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年代,但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米文强说。
  尽管出生在草原,但在言谈话语间依然能感受到米文强作为山东人的朴实。 (未完待续)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额尔古纳的齐河人(六)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