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母亲的“暖衣工程”


  孩提时,天刚转凉,母亲就紧锣密鼓地实施她的“暖衣工程”。之所以称之为“工程”,因为它包含内容繁杂庞浩。母亲要把我们姐弟三人还包括父亲从头到脚“包装”起来,编织不同的帽子、手套和围巾,按我们的身高和体型,量身打毛衣毛裤,还要做过冬的保暖鞋。
  事实上,母亲平常就已经开始做毛衣活。她手巧,又肯学习,常与邻家老嫂子和大妈们交流各种针法,预测来年在孩子们流行的毛衣式样,编织针始终不离手。隔一阵就有一件“佳作”问世,给家里成员带来惊喜。在这其中,就数姐姐最麻烦也最“挑剔”。她一会儿嫌毛线的颜色不靓丽,一会儿又觉得毛衣要打成高领更好看,要不就要在毛衣上织上花呀朵呀或小动物的图案,穿出去就是比拼着妈妈的手艺。我和弟弟以及父亲则不讲究,顶多只要求毛衣毛裤换个颜色,以证明是新打的。今年是银灰色,显得青春活泼,明年改成的绛红色也能体现出沉稳。再配上母亲编织的围巾、手套、形态各异的帽子和棉鞋,这就齐了。在凛冽的寒风中,我们身着“全副武装”的冬装既精神,又能严严实实地抵御着逼人的寒气。
  那些年物质匮乏,商场里根本买不到现成的冬装。羽绒衣、防寒服见都没见过。听说省城的大商场有皮衣卖,但标价让人咂舌,一般人家不敢问津。上海产的羊毛衫轻便保暖、式样和花色很是吸引眼球,可供货有限,一件动辄要七八十元,即使我们吵要,母亲总是“敬而远之”,不舍得买。于是,逛毛线柜成了她的最爱,自己编织毛衣的成本要低得多。买了新毛线,再把往年拆下的旧毛线掺杂其间,就成了一件件巧夺天工的“作品”。旧毛线还能编织成手套、帽子、围巾和室内穿的拖鞋。总之,在母亲眼里,每一根旧毛线都能派上合适的用途,实现了循环利用。在家里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她就是这样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母亲的“暖衣工程”里还有一项十分繁杂的活,就是给我们做棉鞋。县城的商场里好像没有棉鞋卖,几乎每个家庭都是靠主妇自己做。母亲为此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她跟着熟悉的“能人”学着做棉鞋,从放鞋样,纳鞋底,上浆,镶入棉花到选择鞋面,请人一步一步悉心指导。那一年,她做的棉鞋看上去有模有样,实用保暖。给姐姐做的棉鞋是红色灯芯绒鞋面,鞋头缀着小花,漂亮至极,让小姐姐爱不释手。天还不怎么冷,她就迫不及待地穿到学校去显摆。我们父子几个的棉鞋则是镜面色的,摸上去柔软舒坦,穿上脚顿觉得暖融融。在整个寒冬,我们很珍惜母亲的劳动成果,所有穿的冬衣和配件十分爱惜,尽量做到少损坏。每次看到我们穿戴齐全,暖暖和和、意气风发地出门,母亲脸上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后来,母亲老了,眼力退化,双手僵硬,再实施“暖衣工程”力不从心。况且现在市面上啥衣物都买得到,既防寒又洒脱的皮衣等已不是“奢侈品”。尽管如此,我们仍十分怀念母亲做的过冬衣物,朴实耐穿,简洁暖和,因为它们蕴含着母亲对我们深深的爱意和温馨。
□ 刘兵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母亲的“暖衣工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休闲汇】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