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齐河民俗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
作者:王凡摄影报道









  12月3日,齐河民俗博物馆正式落成开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德生,县领导孟令兴、滕双兴、霍玉平、赵常祥等县几大班子出席开馆仪式。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德生,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孟令兴共同为齐河民俗博物馆揭牌。
  开馆仪式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德安主持,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滕双兴致辞,县政府党组成员王炜介绍了民俗博物馆的基本情况。
  滕双兴在致辞中指出,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灵魂,民俗文物是历史的凝固和文明的体现,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我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先后建设了中国第一历史碑廊、齐州塔博物馆等一批文化项目,引进了齐鲁文化古城、大地自然博物馆群、山东自然博物馆等重点文化项目。民俗博物馆,以展示鲁西北地区农耕文化为主题,真实还原了近百年来黄河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再现了北方人民勤劳、智慧、纯朴的历史和文明,唤醒了齐河人民对晏婴采邑这方古老大地的遥远记忆,丰富了大义齐河的精神内涵。
  滕双兴强调,齐河民俗博物馆的正式开馆,标志着我县文化事业和博物馆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希望民俗博物馆立足功能定位,积极开展民俗实物展览活动,不断提高民众对民俗实物的兴趣爱好和鉴赏素养,力争社会效益最大化,为传承齐河文脉、促进文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一同参观了民俗博物馆。
  齐河民俗博物馆是全市第一座县级民俗博物馆,位于大清河景区南部,是我县重点打造的一所以展现鲁西北地区农耕文化为主题,以保护和传承优秀民俗,建设人民群众精神家园为宗旨的博物馆,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展出实物1000余件。陈列有鲁西北地区农业遗产、生产工艺、民间风俗礼仪、节庆习俗等历史民俗文化产品,开设有节令婚俗、民间艺术、地方戏曲等多个特色文化展区,还原了近百年来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情况,再现了北方人民勤劳、智慧、纯朴的历史和文明。这些展品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痕迹,是展示齐河人民祖辈生活的根。齐河民俗博物馆为发掘、收集、保留和传承黄河下游平原民俗文化,承载老一辈“乡村记忆”提供了平台,是一个集观赏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民俗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记者 王凡摄影报道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齐河民俗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齐河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