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严实其人与严实墓的传说(下)
  至于严实的儿孙们是何时将严葬于该石墓的,已无人知晓。当地人甚至不知道水下有墓,更不知道韩胡庄、大田庄的大土疙瘩里埋着什么。更年换代以后,当地渐渐相传,枣杨庄大水坑里有阁老一级人物的坟墓,且墓有神明,上通凌霄宝殿里的王母娘娘,下通四海龙王,任何人触碰不得。它不但能惩罚坏人,尚能接济好人。例如,谁家娶媳妇,若桌椅板凳、盘子碗子不够用了,可以事先到墓前去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先烧三炷香,再磕三个头,说明白求借的样数、件数和使用的日期,到临使的那天天不明的时候,再到墓前去取,灵验的很,绝不会误事,但须在用完以后的当天夜里,按求借的同一时刻、同样的礼数,禀报清楚后如数归还,放到那里扭身就走,不许窥视。后来,神明察觉有的人家求借和归还因路途较远不方便,便将求借点先扩展到疙瘩田的土疙瘩前,在那里,按在枣杨庄求借时的礼数求借,一样可以借到所需用具。后来,求借点又扩展到枣杨庄南一华里许的三棵大杨树。这三棵不知栽于何年的大杨树,在旷野上十分醒目,其下是一片坟墓。邻近的人都说这里祲,行人路过这里时,胆小的会汗毛倒竖,更多的是会加快步伐。据说这三棵大杨树,是枣杨庄水下石墓神明的眼和旗杆,这里发生什么事,神明都会像在现场一样知道的一清二楚,并能及时通报疙瘩田的土疙瘩。后来又传说,这三处有地下暗道相连,夜深人静的时候,三处的神明会像人世间走亲戚一样,互相串门,相互拜访。至于究竟何人何家何时曾在这里真的借出来用具,谁也不知道,或者保密的缘故,知道的也不说。只是后来,村人们相传,因为有人借了不还,惹恼了神明,其后就再也借不出来了。那家借了不还的,到了该归还的时刻以后,把所借用具藏匿起来,以为是神家的东西,可做镇宅之宝。但等到大天亮明以后,所借用具却不翼而飞了。
  如今,原来的三棵大杨树早被伐掉,严实墓亦被压在水泥路之下,惟有两个大土疙瘩,是在1980年前后逐渐消失的。先是,文化大革命中,在破“四旧”的高潮中,大田庄的大土疙瘩因靠村落,被人们从中一劈为二,无所见,仅土堆;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人们修房盖屋的多了,加以平时填补栏圈,你一车我一车的就渐渐地把土疙瘩的土用完了。韩胡庄的大土疙瘩,因在田野里,被种地心切的农民,逐年铲低,慢慢改造成了粮田。
□王长月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严实其人与严实墓的传说(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休闲汇】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