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近年来,马集司法所牢固树立“民间纠纷无小事”理念,坚持为党委政府解忧、为民解困,着力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金牌调解”创和谐
作者:姜广富
  日前,记者到马集司法所采访了解到,2015年至今,该所累计成功调解76例案件,其中包括解决群众对党委政府反映的各类诉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土地纠纷调解、邻里纠纷调解、家庭内部问题调解等多个方面,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立足分忧解难做调解
  马集司法所本着“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难”的原则,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将可能引发矛盾的倾向性问题遏制在源头。
  2015年7月,马集镇红堂村的搬迁安置工作开展期间,马集司法所全程靠在现场,保持搬迁秩序的有序进行,保障分房过程的公平公正,并积极为群众解决其他疑难问题,正是这种“靠上、拼上、豁上”的工作态度,以及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使得整个搬迁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维护了社会秩序,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立足解决矛盾做调解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土地的调整工作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工程”。 2015年秋收秋种期间,马集镇不少村庄进行土地调整,一些日常琐事引发的纠纷也很容易在这一敏感时期进一步激化,如果不能保障正常的调整秩序,将会成为突出矛盾的集中爆发期。
  马集司法所工作人员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走村入户摸排苗头性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坐阵土地调整现场,不等、不靠、不拖延,确保全镇的土地调整顺利进行。有的纠纷比较复杂,他们就靠上多半个月;有的矛盾来的比较突然,他们就立即出发赶赴纠纷发生地。辖区的村干部和群众亲切的称呼他们是“定海神针”,说“司法所的人来了,俺们心里就有了靠山,因为司法所同志帮理不帮亲,给俺们有理的做主哩。 ”马集司法所先后帮助辖区内的 15个村庄顺利完成了土地调整工作,化解土地调整中出现的矛盾纠纷21件,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立足为民解困做调解
无论是夫妻家庭矛盾纠纷,还是房屋租赁的矛盾调解,马集司法所都积极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抽丝剥茧,逐渐理清头绪,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保障了群众利益最大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金牌调解室”。曾有聊城市东阿县牛角店镇的村民慕名前来寻求法律帮助,他说:“人家都说马集司法所是真为俺们农民做主的,就是再远俺也要来马集司法所调解。 ”
  “基层矛盾纠纷错综复杂,处理得当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处理不当就会转化为刑事案件。 ”马集司法所所长刘吉梁如是说。近年来,马集司法所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率达99%,没有因调解不及时而引起的民转刑案件和群众性集体上访案件发生。
记者 姜广富 通讯员 田咪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金牌调解”创和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齐河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