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11月3日上午11点18分,新落成的齐河客运中心站前广场歌声飞扬、鞭炮齐鸣——齐河客运中心顺利竣工并正式启用。这是我县实施协同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我县交通惠民、服务民生的一个缩影——
交运局为幸福齐河建设助跑加速
作者:李烨

新建成的鲁北公路交通枢纽


  “新汽车站真大,俺看着比济南的汽车站都气派,以前一到节假日,老汽车站坐车都要排那么长的队,现在有这么大的汽车站,车也多,地方也大,俺们群众出门方便多了。 ”家住孟孙社区的刘大姐对记者说。
  据了解,新建成的齐河客运中心位于国道308与迎宾北路交叉口西北侧地块,总投资1.5亿元,建设面积10多万平方米,集城乡公交、村村通、济齐公交、长途客运于一体,是山东省县级城市中最大的综合交通中心,中心按照国家一级汽车客运站标准设计建设,具有候车、餐饮、住宿、购物、商务等功能,特别是采用了远程售票、条码检票、电子监控、语音播报、脸谱识别等先进信息化技术,日发车量1000多个班次,日均发送旅客1万人次,年客流量可达 50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鲁北公路交通运输总枢纽。
  新汽车站的建设落成只是近年来县交运局立足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县交运局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己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交通出行问题,努力打造富民、惠民、便民工程,为幸福齐河建设助跑加速。
  完善交通路网大框架,群众出行更安全。今年以来,县交运局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立足“三环六纵八横”大路网规划,着力抓好全县村级公路网化验收和县乡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2013—2015年总投资1.5亿元,新改建村级公路300余公里,实现由“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2014年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计划投资1682万元对142公里县、乡公路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治理,2016年 6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同时,通过全面摸排,建立数据库,实行精准定位,实施前、中、后动态管理,公开招投标,严格技术标准,加强质量管控,工程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已实现投资496万元,完成县道晏黄路、华焦路、桑安路、齐晏路标志、警示牌安装任务,损毁路面挖补14650平方米。
  构建公共交通新体系,群众出行更高效。为进一步提升客运效率,县交运局着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优化完善城乡公交网络布局,大幅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 2月16日顺利开通济齐公交K907线路,由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齐河校区开往济南客运东站,途径国道308线、济南黄河大桥,济齐公交班线已增加至3条、车辆39部,两地群众出行更便利。完成22辆城区“招手停”出租车更新,“面包车”出租退出营运舞台,全县231部出租车已全部更新为捷达、桑塔纳车型,实现提档升级。同时加快县客运中心至济南高铁西客站公交线路审批,尽快实现“公交连三站”规划。
  建设交通大工程,提升服务群众新能力。据悉,总投资10.8亿元的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 10月份已进入全线施工阶段,济南方(第一合同段)现正进行桩基施工,齐河侧路基工程已完成90%,桥梁工程完成过半。大桥建成后,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齐河与济南黄河两岸将实现不间断通行,实现济齐一体同城化发展。总投资2.2亿元的京台高速齐河生态城互通立交工程也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我县境内高速出入口将增加至 8个,对完善全县立体化大交通体系,促进济齐融合、产业对接、同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树立交通新形象,创优服务群众软环境。为进一步树立交运人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该局始终把打造交运软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加强交通行政执法与行业管理服务的同时,不断深入开展超限超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从业行为,增强运输保障能力,加强重点时段和重要物资运输保障,加大运力投入,积极实施绿色通道等惠民政策,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加强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工程建设监管,采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相结合,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形势稳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把行业文明创建与交通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构建和谐交通,更好地为齐河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服务。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命脉,也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情,我们会始终把交通事业当做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为全县经济社会的提速发展和群众的幸福生活不懈努力。 ”县交运局局长李旭照说。
记者 李烨 通讯员 刘军 陈莉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交运局为幸福齐河建设助跑加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齐河社会·生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