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道温先生印象记
  在人们的热切期盼中,道温先生的书法作品展终于如期而至。上百幅作品自信地站立着,检阅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那些面孔驻足于尺幅之间,静观这些或大气磅薄,或酣畅淋漓,或委婉含蓄,或柔静似水的精品。啧啧之声不绝于耳,那是发自心底的惊叹。
  道温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书家。老先生不仅书法造诣深,而且为人谦和,待人真诚,处事周全,可谓德艺双馨。还在中学教书的时候,我就对道温先生闻名已久,知道他是齐河书法界标杆式人物。我这人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喜欢交朋结友,尤其喜欢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自从我知道书法界有个王道温后,就一直想与他结识,可苦于没有机会。 2008年我调到报社工作,在四版开辟了一个栏目《齐河名士》,这个栏目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完全可以借采访之名,理直气壮地与社会各界名士沟通交流。那一天,怀着一份惊喜和惴惴不安,我轻轻敲开了道温先生的家门。小院里角角落落摆放着花草,花香馥郁。房间内氤氲着浓浓的墨香。终于见到了道温先生,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黑黑的面孔,稀疏的头发,很有磁性的声音。第一次见面便有一种亲切感。在先生的小书房里,我们相谈甚欢。但当我提出要为先生写篇稿子的时候,老先生却毫不犹豫地回绝了。他挥着手说道:我写的这些东西,差远了,哈哈哈,不够宣传的资格!尽管最终也没有采访成,我们的友谊却结下了。我觉得这个老爷子低调、真诚、率直、善良,值得交心。
  与道温先生交往,我总能受到教益。他酷爱书法,也喜爱音乐和戏剧,对文学也很有造诣。我们在一起,他谈论书法很少,对其它艺术门类谈论较多。尤其是中国传统戏剧,他讲的头头是道,堪称行家里手。他常说:艺术是相通的。随着交往的日益增多,我们感情日笃。老爷子喜欢喝酒,不拘酒肴,喝的是兴致。酒喝得实在,话说得也实在。酒至半酣,兴之所至,便开始掏肝掏肺,把半生积淀摆在酒桌上。少年求学之苦,当民办教师到公社写标语,擀面条的下乡女知青,到村里巡回演唱样板戏,月下桥边与朋友话别,下班之后匆匆忙忙到责任田去干活,驾辕牛不听话的窘况——,这些故事我们百听不厌,他把我们带进了他的人生和所经历的时代。王老师讲这些的时候就像说书一般,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还伴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极富表现力。讲到高兴处,老人家便主动提议“来,走一个”,一仰脖率先干了。讲到曲折处,老人家也喜欢卖个关子,吊足我们的胃口,哈哈大笑一阵之后,接着往下讲。与道温先生一起饮酒,对我们是种享受。有写小说的文友,把先生讲的故事稍加整理,就成了一篇很好的小说。因为道温先生在娓娓道来的时候,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场景安排、时代背景,甚至一些能窥探人物内心秘密的小细节都完备了。
  觥筹交错之后,先生喜欢挥毫泼墨。站在尺幅前面,饱蘸了笔墨,提笔在手,凝神静思,神态与酒桌上截然不同,虽站着寂然不动,内里却情思汹涌气韵波动,等心中积淀集结完毕,一笔点在纸上,便辗转腾挪一气呵成,刚才一张白纸,瞬间便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写完之后,颔首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对书法我是外行,但看到先生运笔的姿态我能联想到解牛的庖丁。先生几十年醉心书法,勤练不辍,终有所成。我感觉他老人家是在享受书法艺术,绝不是在为名誉而练,也绝不是在为金钱而练。这位深得书中三昧的老人,一直把自己当成海边捡贝壳的孩子,是因为他窥见了书法艺术的浩瀚大海。高山仰止,是因为站在了高山脚下,如果错把自己当成高山,那就失去了登高望远的原始动力,也就只能落个孤芳自赏了。
  与道温先生相识,实乃我平生一大幸事。能得到艺术熏陶,更能明白做人道理。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与老人在一起饮酒谈心,更希望老先生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能走得更远。
□ 孙德奎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道温先生印象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休闲汇】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