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细化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
本报讯(平原融媒记者 董娟)8月2日,记者来到平原县前曹镇杨柳寺村咏梅有机果蔬种植农场,只见农场产出的每盒葡萄的包装盒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标签——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拿手机轻轻一扫,葡萄的产地、生产日期、批号等10多项信息显示出来。
“对农场来说,合格证表明了我们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承诺,也实现了消费者对我们农产品质量的监督。”咏梅有机果蔬种植农场负责人王金银说。
去年10月,平原县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创新监管方式,拓展合格证功能,为农产品质量追溯、市场管理提供便利。“合格证二维码打印好,贴在包装箱上,实现‘一车一码’‘一批一证’,有这个合格证,农产品才能够进入农贸市场。 ”平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凯章说,截至7月底,全县共开出食用农产品合格证30万张。
平原县将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作为推行主体,将蔬菜、水果、活畜活禽、禽蛋、养殖水产品作为推行品类,筛选出70家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合格证制度试点,要求每批农产品开具出合格证、统一证明样式、支持电子合格证应用,才可进入市场。他们以乡镇为单位,梳理当地农牧渔优势主导产业,调查统计产品集中上市时间和交易区域,有针对性地强化监管。为了让农户重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并切实掌握利用起来,各乡镇农产品监管站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基地,向他们耐心细致地讲解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意义和使用技术。
“农产品有了合格证,不仅便于监管,而且在市场上还能获取更高的认可度,增强竞争能力,进一步打开销路,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德原街道农产品监管站站长林海青说。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域一项重要制度。”魏凯章说,近两年,平原县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探索构建了“智能化平台监管、标准化示范引领、品牌化公众监督、星级化信用评价、区域化下沉服务和规范化质量安全追溯”六位一体监管模式,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投资300多万元,建成1处县级监管平台、12处乡镇级追溯系统,覆盖全县6处主要生产基地及5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连接89家示范农兽药门店,实现了对交易情况、生产过程、检疫动态的无缝隙智慧化监管,加强食用农产品全链条质量管控,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