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平原西河大鼓“非遗传承人”——
马士海:62年波折曲艺路 让西河大鼓在传承和创新中成长
作者:贺雷董娟

马士海正在向年轻人传授“西河大鼓”


  本报讯(平原融媒记者 贺雷 董娟)“刘备走了,就真的当上了蜀国的皇帝,这个地方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真龙门……”在德州(平原)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式上,平原县非遗文化项目纷纷亮相,这首西河大鼓唱腔的《龙门传说》,观众们交口称赞,平原民间艺人马士海在唱念做打中,将平原县龙门楼的传说故事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来。
  73岁的马士海,是平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的第十二代传承人。近年来,他编唱了 《乡村振兴赞平原》《老杨说事》《众志成城打赢全民战“疫”》等新唱段,把党的好声音送到了田间地头。同时,为了将西河大鼓这一民族瑰宝传承下去,马士海在原有唱法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西河大鼓,传播西河大鼓。
从小就是西河大鼓迷
  上世纪50年代,在那个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听书听戏是人们的主要娱乐活动。在平原县恩城镇有间和平茶舍,每天下午、晚上都会有西河大鼓演出,在当时远近闻名,深得广大观众喜爱。
  当时,为数不多的艺人里,“铁蚂蚱”金志胜在平原县拥有着大量的“粉丝”。金志胜,艺名金和平,是西河大鼓秦门王派第十一代传承人,在说书过程中,到兴起处就习惯于在桌子前后、左右跳来跳去,因此得名“铁蚂蚱”。
  此时的“铁蚂蚱”也绝不会想到,在台下的一个角落里,一个12岁的孩子,每天放学都会来茶舍,忽闪着一双大眼睛,仔细捕捉他的每个表情、动作,记录着他表演的每一个节目。当时的那个孩子就是童年时期的马士海,也正是因为金志胜的精彩表演,马士海开始喜欢上西河大鼓。
  “我就觉得特别有意思,一段书就是一段故事,说着说着就唱起来,用这种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流传下来。当时就特别想学,每天放学都坚持去听,把听到的都认真地记在小本子上,晚上偷偷练习。”马士海说。
  边看边学了大约有两年,马士海因为家里贫穷辍学了,并跟随其母亲到了山东邹县(现邹城所在地)。当地人得知马士海会说书,便用粮食作为报酬,邀请他到村里去表演,小小年纪的马士海凭借技艺养活了一家人。
  两年后,马士海又回到平原,回乡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师。但当时的金志胜早已不在和平茶舍了,马士海不顾家人反对,到处打听寻找金志胜的下落,终于得知金志胜回了夏津老家。
  “天还没亮,我就装上几块干粮出门了,也不认识路,就一边走一边打听,走错了、走过了,又返回,接着问、继续走。天快黑了,终于找到了,那天足足走了50多里地。”马士海回想起寻找老师的过程。
  有了老师,马士海练习就更加刻苦了。金志胜每练一个新段子,马士海就在旁边跟着学,经常都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为了练好13道辙口、吐字发音基本功,马士海每天都练习到深夜。所以每次都是老师练会了,马士海也学会了,金志胜说马士海有天赋,所以马士海在台上就更加自信了。
“西河大鼓”就是我的全部
  人们爱听、马士海爱唱。每到一个地方演出,大家都反映强烈、好评如潮,马士海成为了四邻八村的“公众人物”。也因为马士海可观的收入,几年的时间,家里条件也改善了不少。
  可好景不长,马士海48岁那年,由于当时生活条件的限制,艺人的演出邀请越来越少。很多同行放弃了这个手艺,马士海的家人也劝说他放弃。可马士海却说:我和西河大鼓一见钟情,情深成痴,要我放弃太难了!
  “我就去村里免费演出,听我说书的人只要买我的大米,就可以不用拿钱。后来,好多村里人都成了我的回头客。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西河大鼓再一次养活了我的家庭。”马士海说。
  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西河大鼓再次搬上舞台,马士海的收入便稳定下来。他就有更多的时间,不断钻研和学习。如今他已掌握各种流派的演唱技巧,而且不仅能说唱传统书目,还借助家乡人文,不断编排新段子。
  凭借多年舞台经验及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演技,马士海在2005年3月,被山东省曲艺协会吸纳为会员。2008年以来,他连续七年参加惠民胡集书会,多次受邀参会并被评为优秀演员。
  近年来,马士海自编自演了很多作品,《乡村振兴赞平原》《老杨说事》《众志成城打赢全民战“疫”》《张老汉战西马》《计生标兵》《三夫争妻》等。其中,他改编的《刘奇害母》、《郭巨埋儿》被安阳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制成光盘,由北京一家出版社发行,发行量达20万张。
  据了解,平原西河大鼓在2016年春天,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当时,马士海的心中既激动又感到忐忑与不真实,他万万没能想到,自己钟爱了大半辈子的西河大鼓,会在21世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成为一个平原特有的文化艺术符号。但从每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视角来看,他六十多年来所走过的路,也当之无愧的是一种传统文化不断积累、不断融合、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
寻找“传承人”就是我的使命
  如今,西河大鼓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马士海坦言,西河大鼓老年人爱听,但年轻人不爱学,因听的人减少、学的人减少,他对这一艺术的传承感到担忧。
  “西河大鼓唱腔板路分头板、二板、慢二行、快二行、二行等,从前这个老大鼓的唱法,都是红板,就是一板一个字,人们听着有点烦不爱听,所以我就把黑板和红板等掺杂在一起,有河南坠子、山东琴书,给它改良了一下,让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听也感兴趣。”马士海说。
  除了改良西河大鼓的唱法,马士海还在努力挽救濒临失传的经典书目。比如:《捉奉承》《送梳子》《杨二郎劈山救母》等,在原有书目的基础上,将其内容改编成更符合现代人喜爱的口味,借此将这些经典继续流传。如今的马士海依然每天练习唱功,走路唱、骑车唱,说梦话也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虽已古稀,他现在仍是一有机会就登台演出,还积极挑选年轻人进行培养,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学习传承这一艺术,也希望更多“零零后”挑起“非遗”西河大鼓传承的大梁,他也愿意倾其所学教授、传承这一民间艺术。
  平原县文化和旅游局学员姚翠翠介绍说:“我们4个一起跟着马老师学习,在没有一点基础的前提下,马老师一点一点地教唱腔、手势、站姿、眼神,我们的木板越打越熟练,鼓锤儿已经能够运用自如,演唱渐渐有了西河大鼓的韵味。我们创编、改编了一段西河大鼓《咱平原的扶贫暖人心》,在前段时间的德州市首届非遗展演上,我们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也是对我们学习的一种肯定和激励。以后呢,我们将继续跟着马老师,努力学习西河大鼓,努力把这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下去。”
  在西河大鼓这项文化遗产保护上,平原县高度重视其传承,为了珍惜前辈的劳动成果、保护得来不易的文化遗产,多次邀请马士海到县艺术中心亲自教学,共同寻找、培养传承人。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平原每一个人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名传承者,让我们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马士海:62年波折曲艺路 让西河大鼓在传承和创新中成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平原智慧】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