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平原县王凤楼镇王河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东禹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抓实党员和群众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王东禹:贫困村建起好支部发展产业开辟致富路
作者:柴娜王子达

王河沟村党支部书记(左一)王东禹带领村委班子走访群众


  “现在小麦的价格不错,而且再放一段时间的话可能会返潮,如果保存不好,就不值钱了。”平原县王凤楼镇王河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东禹正在和村民商量出售储存的小麦。在王东禹的带领下,该村村民已经全部将土地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每年享受来自合作社的分红,玉米、小麦两季,村民每亩可以分到1200元。
  王凤楼镇王河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东禹介绍说:“我们村的合作社每年可以增加集体收入8万多元。村里现在有四个冬暖大棚,一个拱棚,光这五个棚,一年就可以增加集体收入67000元。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扶贫大棚,一年可以增加集体收入6万多元,集体承包土地每年增加集体收入20多万元,也就是说我们村现在每年的集体收入能达到40多万元。”
  就是这样一个富裕村,谁能想到,几年前,它却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没有任何产业,村集体处于负债状态,2015年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当时,王东禹身体也不好,一说要回农村工作,全家人都反对。
  “老实说,回村里工作,我也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一个是家里不愿意,再一个村里的现状比我想的还要差,党支部也不健全,道路、文化设施,很多东西都没有,我的思想压力特别大。我能不能搞好呢?经过反复思量,最后下了决心,我生在这个村,长在这个村,我相信这个村儿,村民也相信我,我一定能干好。”王东禹说。
  说干就干,王东禹上任之初把做强基层党组织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召开全体党员会,加强党员干部建设,抓实党员和群众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我们经常走到老百姓、村民代表、贫困户家中沟通,听听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想给老百姓办点儿事儿,就得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王东禹说。
  “一开始村民还是有抵触情绪,有什么想法不愿意当面和我们说,有顾虑,不过一年以后,这个情况大有转变,村民家里如果有什么事儿或者家庭有困难了,都会来党支部和村委会主动反映,把党支部和村委会当成了一种依靠。”王凤楼镇王河沟村文书王德柒说。
  2016年初,在王东禹的带领下,王河沟村因地制宜,利用省级专项扶贫资金60万元,建设了14个小拱棚、3个冬暖式大棚,全部种植西葫芦,当年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还清了历史遗留债务,还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2017年底,全村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
  如今王东禹将村里的工作重点放到了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改造上。修建村内公路、排水沟、街道铺设面包砖、粉刷墙面、绿化树木、安装路灯、建设文化广场,结合坑塘改造开发了太阳岛观光休闲项目和月亮湾观光休闲项目,使村庄旧貌换新颜。
  “现在我们出门儿不用穿胶鞋了,晚上路灯也亮堂,遛弯儿的人很多,现在来往的人来到王河沟儿一看,都说变化太大了,听人家这么说,我听在心里也特别美。”王凤楼镇王河沟村西队队长王玉华说。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把这个村建设成集农业生产养殖与加工为一体的大型产供销合营企业,让我们村里的人不出村就有好工作。”王河沟村党支部荣誉墙上挂满的一块块荣誉牌匾,既是对王东禹工作的肯定,更坚定了他对未来村庄发展的信心。
  平原融媒记者 柴娜 王子达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王东禹:贫困村建起好支部发展产业开辟致富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平原智慧】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