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居民家里用上安装好的燃气壁挂炉
“今年过冬俺家用上新式炉了,这炉子既干净又暖和,天一冷,我就把暖气片插上了,现在屋里温度能达到二十四、五度,冬天洗手水龙头里也有热水了!” 12月3日,在龙门街道许铺社区康庄村,居民赵书平兴奋地介绍着家里的 “新装备”。
赵书平的 “新装备”是燃气壁挂炉,它燃烧的不再是煤,而是天燃气。今冬,像这样的5000台 “环保炉,在全县5000户居民家里上岗,为群众 “送温暖 “,让老百姓绿色过冬。
打赢 “蓝天保卫战”,平原在行动。今年,推进冬季清洁供暖,我县坚持双轮驱动,一路推广清洁煤,一路推进 “气代煤、电代煤”。以实施管道天然气的新型农村社区为主要区域,采用燃气壁挂炉的采暖形式推进“供暖革命”。
目前,在全县11个乡镇(街、区),共43个村、 3个乡镇驻地,推广燃气壁挂炉5000台, 5000农户告别 “围炉猫冬”的老习惯。
聚力攻坚 “推进‘气代煤、电代煤’,是今冬明春京津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重要一环,它是一项民生工程、环保工程,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县委书记王洪霞说。
环保面前不打折扣,绿色发展不讲条件,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县委副书记、县长袁志勇亲自挂帅、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提出10月底前,完成5000户“气代煤”的改造任务。
打赢这场攻坚战,选择高质的燃气壁挂炉,保证足量的燃气壁挂炉到位,这是两个关键。县住建局通过采购竞争性磋商的方式确定了三家供货商,三次奔赴厂家现场盯靠,优先组织货源,顺利将壁挂炉协调到位。
坚持压茬推进,县里组织乡镇在当地寻找专业技工,配合燃气工程施工,多方面增加施工班组,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期完成。施工过程中,县里强化协调配合,及时沟通了解各乡镇、燃气公司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解决壁挂炉、燃气镀锌钢管等材料紧缺问题。
温暖惠民 王庙镇郭庄的张老太有一个“账本本”:“以前光使用煤炉取暖,一年下来少说也要2000元,而这次安装天然气,壁挂炉、燃气表、燃气管道等配套设施全是政府给补贴的,而且采暖期间用气还给补贴,气代煤真让俺得了大实惠!”
我县坚持 “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财政补贴、惠及民生”的原则,加大政府投入,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气代煤”的居民用户不仅享受政府财政补贴给予免费安装采暖设备,而且,自2017年起,对实施 “气代煤”的居民,3年内采暖季每户每年补贴1000元的天然气取暖费用。
气代煤取暖既清洁、方便,又实惠,老百姓看到了安装燃气壁挂炉的好处,群众们的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对清洁能源取暖方式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使燃气壁挂炉取暖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至目前,我县铺设中压管道约4.7万米,低压管道约13.6万米,安装计量表、燃气炉具5000套,工程总投资约7110万元,“气代煤”工作全部完成,确保了农村群众与城里居民一样温暖干净过冬。
安全过冬
在保证群众温暖过冬的同时,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县住建局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组织工程监理、质检机构同步跟进,针对施工质量、管线占压及交叉、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检查,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排查、隐患整改三同步。
住建局还组织专业人员对燃气壁挂炉点火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安全检查,要求燃气企业每乡镇设立售后服务点,强化售后维修处理,畅通用户服务热线,及时解决居民诉求,确保供暖设备在采暖期安全使用。
有些上岁数的老人,对壁挂炉的使用不是很熟悉,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县组织燃气企业深入基层、乡镇开展多种形式的用气安全宣传工作,举办夜间培训班,向村民宣传讲解燃气壁挂炉的操作技术,和防一氧化碳中毒、防火、防灾等安全用气常识,保证居民温暖安全过冬。
□记者许敏 特约通讯员 邢志亮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