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打造作风建设亮丽名片
作者:摘自大众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扭住“四风”顽疾一刻不放、一寸不让,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配备使用公车、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等“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广大干部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作风之变。 以上率下,高位约束引导 省“两会”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从2013年起,“两会”会场不摆水果鲜花,不设红毯横幅,会议期间不封路、不接受任何赠品礼品和宴请,精简会议文件,节俭务实会风逐渐形成。 “现在对这种新会风已经习以为常了,从心里感到高兴。 ”一位参会代表说。 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山东省委迅速向中央对标看齐,及时研究制定省委实施办法,从10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加强监督检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牵头,每年两次组织对全省各市、省直部门、省属高校和省管企业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实地督查,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并向全省通报。 上行下效,作风之变从领导干部抓起,一级带着一级干,净化的是整个社会的风气,形成的是干部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良好作风。 烟台市民张晋明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感觉现在社会上风气好多了,风清气正,就好像天气一样,我们都喜欢蓝天白云,不喜欢雾霾。 ” 持之以恒,越往后执纪越严 “滨州医学院党委原书记刘树琪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后,刘树琪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折合共计19.07万元……” 今年4月24日,山东省纪委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这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省纪委第27次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向社会传递出持续加力纠治作风顽疾的强烈信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切入点,从具体问题抓起,保持高压态势、保持查处力度、保持曝光频率,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紧盯关键节点。从纠治公款购买赠送月饼、贺卡、烟花爆竹、会员卡等小事抓起,节前下发通知、发出通报、公布举报方式,节中三级联动、集中开展明察暗访,节后迅速核实、从严查处。2013年以来,省纪委先后组织31轮暗访,发现问题线索1341条。 严防隐形“四风”。综合运用明查与暗访、自查与下查一级、普查与抽查、交叉式暗访与点穴式暗访等机动灵活的方法,借助科技手段,积极探索明查工作新思路,与公安、税务等部门建立沟通联系机制,确保快速比对核实车辆、饭店、娱乐场所等信息,有效解决走地下、搞变通等违纪行为。 坚持铁腕执纪。绝不“商量着来”,没有“情有可原”,对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不收敛不知止的顶风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实一起、处理一起,对在执纪审查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更是优先查处、优先通报。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181起,处理21268人,党纪政纪处分9801人,释放出越往后越严、处理越重的信号。 坚决通报曝光。通报曝光“点名道姓”,绝不“护短遮丑”,让违规者“以身说法”,让旁观者“怕而知止”,以身边人身边事警醒党员干部纪律底线必须守住。截至今年一季度,仅省纪委就通报曝光典型问题172起;通报曝光厅级干部59名、县处级干部78名。 严格倒查追责。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省纪委常委同厅局级党政正职廉政谈话的重要内容,每季度将查处问题情况通报各市市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层层传导压力和责任。同时强化责任追究,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对该问责而不问责的也严肃问责。 2015年以来,全省共有560人因“四风”问题受到责任追究。 建章立制,巩固新风正气 发现问题、严查快处、通报曝光,成绩有目共睹;创新举措、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方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是基础,“补钙壮骨”才能立根固本。山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注重运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戒惧之心和敬畏之心。 铲除不良作风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 2013年至今,省委、省政府制定《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40余件,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 实施上下联动抓整治。针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普遍性问题、深层次问题,持续开展收受“红包”及购物卡、公款吃喝送礼、违规修建楼堂馆所、违规多占住房等问题的专项治理行动。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清醒认识“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往深里抓、实里做,坚决打好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交上作风建设的合格答卷。(摘自大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