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冬日农家炕



  作者 于光侠
  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在北方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口头禅。
  说起热炕头,我很有体会,已是中年的我对热炕头倒是蛮有些怀旧的。记得小时候,家中的热炕头非老奶奶莫属。在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岁月里,每到寒冷的冬天,由于买不起煤炭,大多数人的取暖方式就是烧炕。
  那年月的土炕做工有些粗糙简陋,用土坯垒好后,再抹上麦秸泥。为了烧炕,大人孩子都不闲着,或劈柴或捡柴,存储下足够的柴禾。我当然也不例外,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抱柴禾拉风箱几乎全包了。那时家中人口多,做饭得用大铁锅,灶台的通气口通过土炕,靠近灶台的地方就叫热炕头。那年月主要饭食就是蒸窝窝头、贴饼子,偶尔也做点细粮饭食。每当我放学回家,主要任务就是抱柴禾拉风箱,那老风箱日久天长,风箱杆磨的都弯了,每当听到母亲喊“快点啊,贴饼子了”,我赶忙离开小板凳,双腿一跪,头一个劲点着使劲拉风箱,那老风箱滋溜滋溜呱嗒呱嗒的响着。这时白发苍苍的奶奶也在一旁忙活着,还喊着我的乳名“黑儿不错,给灶王爷磕头,上天言好事,回宫报吉祥”。过一会儿窝窝头和饼子快要熟的时候,就不用拉风箱了,我把几个地瓜往灶里一放,用灶耙把带有余火的柴灰往地瓜上一盖,就可以等着吃烤地瓜了。
  不大一会儿就开饭了,奶奶坐在热炕头上,惬意地吃着窝头和咸菜条,有时也给奶奶蒸一碗自家鸡下的笨鸡蛋,家里人叫敬奉,奶奶蛮喜欢的。吃完饭,奶奶便嘱咐“黑儿,去把咱家牛喂一下,牛圈多垫些干土,牛怕圈里水,马怕满天星”。奶奶说,牛是卧着休息的,怕冬天地上凉,马是站着休息的,晚上不能在室外看见星星,怕霜冻打着。
  寒假到了,我们小孩子到亲戚家或邻家大娘大婶家玩,在寒冷的冬季里最好的欢迎礼就是热炕头,快,赶快,让孩子把手放到热炕头被子里暖和暖和,或是让孩子上炕捂捂脚别冻着......从寒风刺骨的户外来到屋内,再坐到热乎乎的炕头上,那美妙的感觉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暖暖的。
  1989年我参军入伍,奶奶恰在那一年去世,再也见不到呵护我的奶奶了,我的心情很是悲痛。随着时代的进步,那古老的土坯炕也逐渐不时兴了。
  再以后的日子里,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的家中也盖起了新房,母亲执意要盘炕,说是睡在炕上不腰痛腿痛,这话也恰中了父亲的心思。本村有一个从东北返乡的哥哥,说话带着点东北口音爱吹牛皮,不过别说,他盘的倒是挺地道,不用拉风箱,号称自来风东北炕。于是父亲便请他盘炕,忙活了一天,精美的东北炕就盘好了,炕沿贴一溜瓷砖,确实挺漂亮,起火也蛮快的。晚上甭说得喝两盅,老哥挺会唠嗑,几杯酒一下肚,什么“花生米豆腐皮,欢欢喜喜农家人;老村长酒一杯干,活的好似活神仙......”,一套一套的。喝到兴头上,还说要到平原时讯做广告,宣传专业盘东北炕呢。
  前年和几位朋友到青岛毛公山游玩,山下竟有农家炕旅馆,老板挺有创意,在大城市里别具一格,生意挺红火。
  今年冬天,我在外打工回到家,村里还有不少烧炕的,将近黄昏便有人抱柴禾,而且还相互打着招呼 “烧炕呢?嗯,烧炕。”这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乡情友情的温暖问候。
  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冬天更多的是坐在暖暖的炕头上。父亲革命工作了半辈子,历经沧桑,不再过问世事,大多在家看看电视、上上电脑。我坐在椅子上沏一杯清茶,静静地坐着,偶尔和父母亲聊聊天。自来风东北炕烧的暖暖的,在寒冷冬天里有一种温馨暖意,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冬日农家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