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东正在现场拍摄新闻画面。
他用镜头记录着别人的人生精彩,每一个画面,都包涵着他对新闻价值的感悟;每一个镜头,都定格在他扎根群众之中的瞬间。
一个县级电视台的记者,每一天,刘志东都在记录发展的坚实足迹,寻找百姓的幸福笑脸;每一天,他都要在芜杂的材料中,梳理新闻的看点。这是使命,更是追求。
刘志东:用镜头记录成长的足迹
拍好新闻,思想先“挂帅”
一个好的电视新闻,外显的是一祯祯光彩的画面,内含的是记者一个个激扬的思想。对此,刘志东感同身受。2001年,刘志东走上了新闻战线,奔走在新闻一线,一干就是13年。
“我们肩扛摄像机,更肩负着社会责任,让每一个新闻有价值,这就是一个电视记者的责任。从单纯追逐漂亮画面,到逐求新闻的厚重思想,这就是我从事宣传工作的转型方向”。刘志东说。
作为一个媒体人,每一天,刘志东都肩扛像机,奔走于新闻现场,回到电视台,咀嚼、梳理、剪集芜杂的素材,把它变成电视上一祯祯光显的画面。此时,刘志东心中所有思绪上的纠结,都会释然开朗起来。
“做一位有思想的记者”,在刘志东采访日记本的扉页上,工整地写着这样一条“座右铭”。 “要做好新闻,既要‘仰望天空’,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修养;更要‘脚踏实地’,扎根泥土里,深入群众中”,刘志东说。
没有理论修养,就会陷入迷茫。“做好宣传工作,就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刘志东有四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都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每次都悟透全县大会精神,每周都策划重大新闻选题,每遇采访任务都坚持肩扛像机。这些敬业的良好习惯,磨练出他灵锐的政治感、强烈的新闻感和踏实的存在感。
站得高就会看得远,肩负重就会足迹深。13个春秋,刘志东的梦想与收获在激烈碰撞,梦想不息,收获不断,当诸多桂冠与一身之时,他的成功印证了一个道理: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县级用稿3000篇、市级用稿800篇、省级用稿200篇、中央级用稿50篇……这串数字记录下他的职业成绩。
2011年初,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出一条新闻:企业下乡、就近上岗、巧解用工荒,对平原一些企业改变策略,不如把车间搬到农村,巧解“用工荒”难题的做法给予了专题报道。以前是农民工进城跟着工厂走,现在却是企业追着工人跑,这成为平原两区同建的的独特成果。
既切合全国大势,又反映平原亮点,刘志东敏锐地捕捉到这条新闻,立即着手拍摄,“一炮打响”。这条新闻在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中循环播放,在全国引了很大反响。
创新宣传,实干打“实底”
初涉新闻行业,刘志东可谓一窍不通,如今,他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行家里手。其过程,绝不是一条笔直向前的坦途,而是爬坡越坎样的山路。
刘志东在大学里学的是政治专业,与摄像机、非线编辑等专业设备是“风牛马不相及”。“人家是已驾熟就轻,我却是门外汉,要赶上人家,就要付出更多努力,就要大胆创新,这样才能弯道超越。”刘志东说。
参加工作之初,刘志东就粘着台里老同志,滤色片怎么打、光圈怎么调、新闻怎么写……诸事都要问明白,弄清楚。为夯实业务理论,他考取了山东大学新闻专业本科文凭,利用休息时间,一个人跑到市电视台学习,与市台记者合作采访,了解市台采编流程。
从业13年,加班加点是每一天的常事,多少次由于过度劳累,他在采访车里酣然入睡,多少次午夜零点,他才到家休息,但当每次打开电视,看到自己的报道,觉得再苦再累做都值。前两年,我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多个地方出现险情,刘志东主动请缨,冒着大雨、踩着泥泞的田间小路,拍摄全县干部群众排涝除险、抗灾自救的画面。
近几年,刘志东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头条新闻2条,主持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后,在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德州电视台用稿数量、质量连破纪录,县电视广播电视台连续5年获得全省电视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全市电视新闻先进集体。
转变作风,从自身做起
担任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后,他带领的是一支主要由年轻人组成的队伍,虽然人数少,但充满朝气和活力。刘志东像大哥哥一样关心他们的成长,手把手叫他们摄像、写稿,使他们总体业务水平迅速提升。
在新闻战线,歇脚驻足就会被淘汰。这些年,刘志东没有“小成则满”,而是大步向前。他更加注重提升报道思想,创新报道专栏、专题以及访谈等形式,策划、拍摄、剪集……各个环节,他都全部跟进,力求出精品。
在刘志东影响带动下,新闻中心树立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在近2年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中,刘志东带领同事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群众,采访制作了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稿件,其中有两件作品在全市新闻协会举办的“走转改”新闻大赛上获奖。
去年,新闻中心六名同志获得了市电视台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一件作品获“全国县级电视台优秀作品一等奖”;新闻中心也连年被评为先进科室。
新闻是平淡的,因为记者们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它才会变得如此丰美;新闻是枯燥的,因为凝聚着记者们的血汗,它才会变得如此有意义。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刘志东并没有满足,他常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王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