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农民孔令健:挑着“扁担”卖蔬菜
  4月20日下午,王杲铺镇德农蔬菜种植基地,绿油油的油菜娇翠欲滴,顶着小黄花的西葫芦惹人喜爱。十多名工人正在收割韭菜,打箱,装车……整个场面井然有序。 “我的菜直接送到院校企业,晚上就摆到餐桌上了,一天一趟。”该镇王其村36岁的孔令健高兴地说: “我打通了蔬菜销售 ‘最后一公里’,就像挑‘扁担’,一头是菜地,一头连着餐厅。”
  俗话说, “少”不挣南。意思是南方人精明,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最好不去,以免上当受骗。孔令健可不信这个邪,2000年春节刚过,20岁出头的他,便只身来到广东闯荡。 “俺是去学做生意。”孔令健说出了当年的初衷。当过餐厅服务员,卖过水产,干过建筑工……一路走来,南方人善于把握市场机遇,精明能干、吃苦耐劳的品质,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2005年,孔令健带着自信回到家乡创业。王杲铺镇是全市蔬菜生产名镇,一日三餐,有哪家能离得了蔬菜?通过考察,他在德州市区北园市场租赁了一处蔬菜摊位,从此与 “蔬菜”结了缘。 “大伙基本是从同一处进菜配货,那时就是靠量大取胜,利润小,没有竞争优势。”孔令健无奈地说。尽管蔬菜行业竞争激烈,但是凭借诚信与胆识,他不但在北园市场里占有了一席之地,又在陈公市场设立了一处摊位。他相继与德州学院、韩资企业德州富电电子有限公司建立了固定的合作关系,日销售蔬菜一万多斤。
  2010年,在蔬菜市场竞争中展露头角的孔令健,没有乘胜追击,却萌发了回村建蔬菜基地的想法,这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他投资8万多元,建了一个占地2.5亩的蔬菜大棚,年产黄瓜10万多斤。 “别的摊点是从批发商那里进货,采摘后两、三天才运到,成本高,还不新鲜;咱的菜从棚里采摘下来,直接送到餐厅。”孔令健解释说, “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成本降下来了,相同的价格,得到的却是不同的利润。”
  销售不愁,占得先机,牛刀小试的孔令健,于2011年又建了三个蔬菜大棚,种植了一处20余亩的露地韭菜园。 “俺种的菜质量绝对有保证。”孔令健拍着胸脯说。干啥得精啥,这是他的口头禅。为发展韭菜产业,他专门去河北衡水实地学习考察种植技术,还请来了当地的种植专家。如今,他巧打蔬菜供应时间差,根据市场行情,种植了甘蓝、芹菜、油菜、韭菜等20多个品种,相同的蔬菜,又卖出了不同的价格。
  去年12月份,孔令健成功注册了平原德农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主要是蔬菜种植、销售,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 “有了它,发展空间更广阔了。”孔令健指着竖在蔬菜基地上的牌匾,高兴地说, “镇上出台了扶持蔬菜种植大户的优惠政策,占地100亩的蔬菜产业区正在规划中。”
  他算了这样一笔帐:通过土地流转,农民每年每亩得到1000元的租赁费,还可以到园区内打工,每月能领1500-2000元的工资,实现了 “双份”收入;有了蔬菜产业区作后盾,公司的发展潜力、实力、竞争力大大增强了,真正是 “双增双赢”。建立网上菜站,打响特色品牌,社区产业区双双联合……孔令健正一步步将他的 “蔬菜梦”变为现实。  董克礼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农民孔令健:挑着“扁担”卖蔬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