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援疆教师张保国
用知识照亮别人的路
作者:王怀明

张保国和学生家长在一起交流学生在校情况。



  张保国是孩子们的良师,也是益友,在课下,他总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记者 王怀明 通讯员 刘传祥 朱方臣
传播一种理念,
  留下一种思想
  维吾尔族孩子普遍好动,英吉沙县委副书记徐晓明曾经这样描述维吾尔人:“只要会说话就会唱歌,只要会走路就会跳舞”。
  这种印象,张保国上第一堂课就领略到了:课堂上维族孩子吵吵嚷嚷,敲打课桌,三五成群讨论、开小会,课堂没有三分钟的安静,甚至有学生从教室后门溜走。
  如何让孩子“收心”?张保国精心准备了一节人生规划课,给学生讲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给他们展示名牌大学的图片……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
  在平时的上课中,张保国把每节课都备好,把每堂课都上生动。他还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捆绑管理,按照学生的座位区域,把班内学生分成12个小组,选出正副组长,推行小组自治。
  张保国还发挥维族孩子唱歌、跳舞的特长,在上课过程中,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让他给大家唱首歌,或跳个舞;对不注意听讲的同学,张保国就罚那位同学表演节目。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表演节目的同学都感到很自豪。
  张保国班上有个叫库迪·热其江的小男孩,自控能力很差,一不留神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害的他满学校找人,有时真想放弃他。强烈的责任心让张保国静下心来,他专门为这个孩子制定了一剂“药方”:每次上课的时候,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在这个孩子身边多呆一会,好像不经意的一次抚摸,一个微笑,让孩子感到老师在关注他。慢慢地,库迪·热其江发生了变化:坐得牢稳了,听得专心了。
  为加深师生感情,张保国还参加学生课余文体活动,成立了汉语小组,为孩子们补习汉语。并学习一些简单的维语,在课堂上或交流中不时地说上一两句,他们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朋友。
  亲其师,信其道,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张保国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英吉沙县是著名的色买提杏之乡,维族人喜欢吃青青的杏子,那时果子吃起来非常酸涩。阿依尼尕尔是张保国班里的尖子生,有一次她送给他几颗杏子。“那时我是假装美滋滋地吃掉了那些酸掉牙的杏子,我知道,杏酸在嘴里,但甜在心里。”张保国说。
  一年支教是短暂的,张保国却深深扎根在新疆。他经常与当地教师进行广泛交流和座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教育现状,确立了开展新疆教学“六个一”的总体教学思路。
  “上一堂好课固然可以起到引领作用,但传播一种理念,留下一种思想,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把东部成熟的教育思想、成功的教育经验留下来。”张保国说。
  2012年4月26日,新疆自治区教育厅李程书记到英吉沙调研时对张保国等援疆教师说:“在新疆支教一年,你们的扎实工作,真诚奉献,将会在新疆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你们功德无量。”
教育就是一块阵地,
  我要尽责站好这道岗
  作为援疆教师,张保国和支教队还肩负着加强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团结的重任。工作之余,他带领支教队通过送课下乡、专题讲座、联欢会、古尔邦节、捐资助学等,加强和当地群众的联系,营造了维汉一家亲的祥和与融洽。
  2011年国庆节,张保国带领援疆教师与英吉沙县的教育界领导、同行,举办了援疆教师庆十一联欢会。天山泰山,山水相连;山东新疆,心手相牵。鲁疆教师在欢歌笑语中,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
  那年11月7日,是维族人的古尔邦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张保国带领支教队主动去拜年问好,当地群众也纷纷邀请他们到家里坐客,摆下丰盛的家宴招待他们。
  在疆期间,张保国经常帮助困难学生,积极加入山东济宁援疆慈善会。捐款数目虽然不多,却表达了老师们的一份爱心与真情。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点滴之中却将援疆老师们的情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英吉沙工作的日子里,张保国感受最深的就是教育的责任。“那里的教育就是一块阵地,更是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维护祖国统一的前沿阵地,我要尽责站好这道岗。”他说。
  工作一年间,张保国始终在思考 “进疆为了什么,在疆干了什么,离疆留下什么”,支教中,他既输血又造血,与各民族的师生朝夕相处,互相交流,坚守三尺讲台,在复杂的环境里历练自己,在艰辛的付出中升华思想。
  2012年7月2日,张保国和队友们告别新疆,泪水洒了一路,心却依然留恋他乡。一年的时间对于家人是漫长的,可对英吉沙的教育,对于张保国的追求来说又是那么的短暂,工作上他还有太多的打算,太多的设想,情感上还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依恋。
  在疆一年,张保国牢记使命,克服困难,为新疆的教育发展奉献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受援地区师生的广泛赞誉。先后被新疆自治区教育厅授予2012年度“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光荣称号;被中共山东省援疆指挥部、中共喀什地委组织部授予“喀什地区优秀援疆干部”称号;被英吉沙县委、县政府授予“教学能手”称号。
  由于援疆工作的突出贡献,他受到了山东省教育厅、德州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和表扬,被平原县委、县政府记个人三等功,并被评为2012年度全省和全市 “十大教育新闻人物”。许多学校纷纷邀请张保国为师生作报告,他用真实情感和援疆的感人事迹感染着教育同仁。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教师,援疆支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有机会我还会选择援疆”。张保国说。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用知识照亮别人的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