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孟宪国打造“家庭林场”激活“绿色经济”
作者:王斐特约
  本报讯 (记者王斐 特约通讯员 董克礼)4月20日一早,孟宪国就在自家承包的生态园里穿梭,巡视早前种下的400多亩桃树的生长情况。除了这些桃树外,孟宪国承包的600多亩地中,还种植了少量的竹柳、梨树,散养了1.3万只黑凤鸡、莱芜黑鸡等黑土鸡。在这个季节里,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桃树和散养鸡,孟宪国时常会花多半天时间走完整片承包林场。
  今年58岁的孟宪国是王杲铺镇甜南村人,曾是德州市工商局一名干部,虽然身在机关,但在工作之余,他心里想得却总是农民的事情。2004年一次偶然机会,孟宪国结识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玉英教授。原本就对林木痴迷的老孟,与王教授相谈甚欢,更是对具有含糖量高、脱核、耐储运等特点的枣油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得知王教授准备在全国等距离建设三个桃基地时,老孟立即萌生了搞桃园的想法。
  当年,他就在王杲铺镇甜南村租赁了一块地,开始试种桃树,从一开始的10亩、20亩,到后来的50亩、100亩……随着种植经验的积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通过考察和亲身种植的经验,种桃树每年亩均收入一万余元,这也一度让孟宪国尝到了创业的喜悦。2009年他毅然决然地辞去正式工作,专心种起了桃树。面对众人的不解,孟宪国坚定一个信念:他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启发带动当地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2010年,通过反复考察试验,孟宪国把基地选在了105国道东侧的王杲铺镇甜南村,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承包了600亩地。 “桃树喜欢沙壤土,甜南村位于黄河故道腹地,全是沙土壤,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和天然的土壤环境,在这里两者合二为一。”孟宪国介绍说。他将以前分散在各个村的桃树全部移栽到基地内,投资1000多万元,栽植了日本夏之梦、中油桃518、中油桃11、早油蟠、1233等9个新品种,枣油桃达到一万多棵,并注册了德州汇耕生态农业开发公司。?
  “咱的桃子,买家都是慕名而来,市场上供不应求。”老孟高兴地说。老孟有自己的销售经,同一品种的桃,本地较芜湖等南方地区晚成熟1个多月,南方采摘一结束,出现空档期,老孟的桃就打入市场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首次 “家庭农场”的概念,与我的林场式种植可谓异曲同工。”关注时事的孟宪国笑着说,自己走的 “家庭林场”的路,与党中央 “不谋而合”。
  近年来,我县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孟宪国也在自己的桃园念起了 “循环经”。去年4月份,他从泰安引进一万多只黑凤鸡、莱芜黑鸡,让它们自由采食虫子、杂草,既减少了桃园病虫草害,又降低了饲料成本,鸡粪作为肥料还原桃树,生产的桃子达到有机果品标准,所产的蛋无腥味,清香,营养高,去年10月份还通过了国际绿色产业协会制定的GIA相关国际标准认证,一枚卖到了1.5至3元。他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只黑土鸡一年产蛋120枚,每只鸡蛋卖3块钱,全园一年可产绿色笨鸡蛋150多万枚,仅 “林下经济”一年收入400多万元。
  如今,老孟的甜水湾基地被农业部确定为极品桃生产基地、绿色禽蛋基地、特野菜基地,在他的带动下,平原、陵县等地新上桃园面积2000多亩。 “这几百亩桃园只是只是雏形,明后年我们将沿着105国道,南北延伸至1.5公里,再种植梨园区,中间葡萄架作为林荫路,每年四、五月份,到十月份,林果不断,到那时集种植、养殖、垂钓、观光、采摘、旅游为一体,一千多亩的 ‘人间仙境’定会名副其实!”
  老孟正朝着他的理想一步步迈进。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孟宪国打造“家庭林场”激活“绿色经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