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多年以前,夏家口村的家家户户吃水都要到2里以外的打渔李村去挑。特别是早晨,在通往打渔李的小路上,挑着两个大木桶 (过去叫梢)的,推着独轮车的,拉着小拉车的,最高级的就是用牲口拉着车,车上放着个木制大水桶,来来往往赶集似的络绎不绝。每天这条小路上总是湿漉漉的。最辛苦的是挑木桶的,两个大木桶在扁担两头一颤一颤的,两桶水挑到家,仅剩一桶多。
也许你会问,怎么村里的人就不知道打口井呢。其实,不是村里的人不知道打井,是曾经因为打井差点出了人命。可能有的人更纳闷,打井咋会出人命。那时,全村人合计打井这件事,是由村里比较富裕的户领的头儿。他请了附近最有名的木匠造好了辘轳,准备好大粗绳和几个编的结结实实的圆筐。因为村东头就有一条马颊河(河水不能直接饮用),考虑到离河近些水源丰富,又经风水先生反复勘察,选定了打井的位置。
于是集中了全村的精壮劳力,支起辘轳,把土一筐一筐地摇上来,然后把土运到别处。打到五米多时,井壁四周明显变湿,看看井壁潮湿的沙质土,多数人说能渗出水,人们心中充满了希望,猜想也许一夜间渗出的水就能用水桶往上提了,也就不用再为了一桶水跑5里路了。可到了第二天早上看时,井塌了,辘轳也因塌方被埋在了井里。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提打井的事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打井差点死人的事虽不是坏事,但还是传到当朝吏部尚书夏三天的耳朵里。这个夏三天祖籍是夏家口,可他出生在北京,只听父亲讲过他是夏家口人,现在父亲过世,对家中的大小事宜一概不知,听说此事以后,根本不相信会有此事,也就只当是个传说。事情经千百人的口,越传越奇。夏三山决定派人到夏家口考察一下,于是派了自己的2个亲信前去核实此事。
这两个亲信第二天便赶往夏家口村,他们找了个门口玩耍的小孩问了问,你们村有井吗,又借口讨水喝走进农家院打听村中吃水、打井的事,把事情原原本本摸了个一清二楚。
回京后向夏三天说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夏三天一听,叹了口气“哎,没想到,家乡父老连水都吃不上啊!”。立马拟定奏折,第二天早朝上奏,获准后,夏三天亲自操持,招募打井名师,用现在的话说高薪聘请了曾经打过御井的师傅,修过宫殿的工匠……浩浩荡荡,奔往夏家口村。
夏三天不几日来到了夏家口,实地查看了坍塌的井,打井师亲自下井查看土层结构,告诉了夏三天。夏三天听后当即决定,一定要打出一口既能解决全村人吃水,又能解决抗旱的井。
开始打井那天,五里十八乡的男女老少赶庙会似的聚拢来。夏家口村的所有青壮年全体出动,听从调动。第27天,全面完工,人们过大年似的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之中。第28天早上,井边围了一圈打水的人。人们用一根长长的绳子把水桶顺下,上下抖几下绳子,然后稍稍一蹲,水桶扣到水中,再一提一蹲只两下,一桶水盛满,提出井口。
人们为了纪念夏三天为夏家口打井这事,特地刻了块石碑,可他却当成砖砌在了离井口3米多的井壁上。碑文内容传至现在已不详,石碑虽在,无人下井考证。但夏家口村始终流传的是这样一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好水还是三天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