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也说平原千佛塔
谢剑楠



  我的家乡平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史料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在此封地围城置平原君,秦朝始设郡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三国时刘备曾任平原县令,至今平原县仍保留有千佛塔、龙门石刻、文昌阁、森罗殿遗址等一大批文物古迹。
  千佛塔是平原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宝塔,该塔位于县城以北5里,崔家庙村东 50米处,东距津浦铁路10米,西邻国防公路,塔身为八棱柱形,四面有窗,窗中均有光线射入,亮中有雅,暗内有意。塔身全高26米,青砖砌壁,叠檐斗卷、轩伟峭姿,共七级节次,上下匀称,蔚然秀观。
  千佛塔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虽经多年的风吹雨淋,依然独立云空,隽秀挺拔。塔门圆顶朝南,门额镶嵌石刻“千佛塔”,游人凭门而入,便可在半明半暗中拾级而上,越往上走,塔腹越小,至第四层只能容一个人上下,越走越心惊胆颤,也越有奇趣。
  塔是一种佛教建筑,作为埋葬舍利、埋藏经卷之用,梵语称为SluPa,汉译堵婆、浮屠、浮图等,由印度传入中国后,塔这种建筑形式与中国的重楼建筑结合起来,便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各种式样的塔。平原千佛塔属于密檐式砖塔,七层塔身上有十四层塔檐,这种形式的砖塔在北方地区较为多见。
  有塔的地方必有庙,就在塔不远处,原有一个“弥勒庵”(俗称崔家庙),建于何年已无从考证。民国十年(1912年)至建国初,庙宇改为村立小学,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雨,现庙无存,仅存塔。塔旁的村庄唤作“崔家庙”,似乎有过去寺庙的影子。千佛塔前立有石碑一通,为修建弥勒庵及千佛宝塔记载。传原有赵氏女在此修行,广行善事,劝导百姓向佛,并每每自称为弥勒佛化身,教化乡民。其圆寂后乡民便募资修建弥勒庵和千佛塔,加以供奉。对塔的史址,当地传说不一。有人说此塔建于别处,是一个拾粪的老头于五更黎明用粪叉子把塔在别处端了过来。也有人说是古时当地有位苗条秀丽的赵氏女子,性情温和、勤苦俭恤、劝人向善,因此便有好事乡坤,筹钱捐资建了这座“鸟草翠飞,桷白铭赤”的千佛塔。杨庄乡坤傅文科等刻碑志铭,李德瑞、乔勇等9人捐资铸铁鼎置于塔尖,共喻乡里。
  三百多年来,千佛塔遭受风蚀、雨淋、日晒,塔体老化加速。近年来,为了保持古塔的原貌,平原县人民政府投资2万余元,对该塔进行了全面维修,塔周围的环境重新得到修整,修建了甬道和绿化带,参观环境大为改善,远近闻名的千佛塔再现昔日风采。现为保护古塔及游客安全,塔门已封。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也说平原千佛塔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