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三唐乡特色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作者:邱振
  三唐乡 “我家产的白莲特藕个大美观、清脆可口,是客商眼里的抢手货,这不刚刚采收就被济南来的客户,以每斤1.7元的价格抢购一空了。”进入莲藕收获的季节,三唐乡刘夫寨村民小组一片繁忙的景象,正在池塘里收藕的刘炳勇边忙边说: “我家采用鱼藕混养的种植模式,每亩池塘可产优质白莲特藕3000多斤,产鱼400多斤,收入近万元,和种小麦玉米相比,起码增收4000多元。在我们村,和我一样靠养藕村走上致富路的还有30多户呢。”
  刘夫寨村位于三唐乡西部,村里盐碱地和闲置的坑塘较多。2008年,刘炳勇租赁20多亩闲置的坑塘,搞起了白莲特藕种植,一年下来,收入10多万元。昔日没人过问的荒地能“生金”,很多村民开始坐不住了,纷纷效仿开发闲置的坑塘、盐碱地种起了白莲特藕,一年多的时间就发展到了30多户,130多亩的种植规模。依靠种植白莲特藕,荒废的坑塘、盐碱地变成了 “聚宝盆”,刘夫寨村农民富了起来,周边十里八村的群众都来取经,很快周边的碱场坟、东孙、西孙等村组都发展起了白莲特藕种植,种植规模达到了300多亩。
  发展特色产业,调整农业结构,是三唐乡引导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该乡通过政策扶持、协调贷款、能人带动等有效措施,推进特色产业迎来了发展的 “黄金期”。位于该乡北部的曲六店村,拥有蛋鸭养殖大棚140多个,全村107户村民从事蛋鸭养殖,占全村人口的53%,蛋鸭年存栏50万只,年实现经济效益600万元,带动群众棚均增收5万多元,成为全县闻名的特色产业村。
  特色产业日趋扩大,如何由大做强,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操作、市场化经营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障农民利益,该乡积极引导群众 “抱团”闯市场,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整合土地、资金、设施等资源,聘请种养能手、专家“传经授课”,不断推进产业农业向标准化迈进。目前,该乡合作社数量达到9家,入社农户700多户,形成了蛋鸭养殖、生猪养殖、蔬菜种植、莲藕种植、葡萄种植等特色产业,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邱振)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唐乡特色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