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宋家镇:念好“三字诀”做强合作社
  □通讯员吕玉菡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宋家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抓牢抓实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管、变、培”为抓手,全力盘活各类资源要素,有力推动全镇合作社高效有序发展,切实为集体增收、群众致富赋能。
  着眼于“管”,增强发展“内驱力”。宋家镇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规范一个”的整体工作思路,着力解决合作社“散、小、弱、空”的问题。一是全面排查。成立由管区、党建办、经管站等骨干力量组成的调研组,深入各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开展逐一调研,按照六有(有成员、有事、有合作、有牌照、有账、有返还)的标准分类建立工作台账,摸清底数,掌握情况。目前,分类建立64个合作社的台账。二是建章立制。在落实好合作社各项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利益分配,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每个合作社选派一名优秀的辅导员,每月开展一次合作社政策宣讲或者是相关业务辅导,规范合作社运营。今年以来,辅导员累计开展辅导400余次。
  着眼于“变”,理顺思路“增活力”。宋家镇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地块散、小、多的问题进行破题攻坚。一是规模化流转土地。鼓励各村发挥支部引领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各支部领办合作社采取统购统销、统一管理的方法节约种植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常麻村联峰种植合作社流转村内80%的耕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进行统一管理,2022年群众每亩分红近1900元,为集体增收3万余元。目前,全镇土地规模化经营14000余亩,带动增收120万元。二是盘活闲置资源。以“三类地”开发利用为契机,支部引领整合区域内各类闲置资源,并坚持“一村一品”、因地制宜进行盘活利用,村集体统一经营。王集村盘活闲散废弃地10余亩建设4个蔬菜冷棚,每年为集体增收5万余元。西于河村盘活坑塘20余亩进行莲藕种植,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目前,全镇盘活利用闲散废弃地350余亩发展庭院经济、坑塘经济、光伏经济等,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0万元。三是发展特色产业。
  宋家镇坚持分类施策、分类管理,根据地域、区位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发展特色农产品。刘林村益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耕地30余亩进行红薯种植,亩产量达7000多斤,每亩纯收入3000多元,可为集体增收7万元。目前,全镇整合400余亩地发展红薯、油桃、葡萄、葫芦等特色农产品8种,每年可为集体增收32万元。
  着眼于“培”,厚植人才“蓄动力”。宋家镇坚持统筹谋划、上下联动、示范带动、全面推进,不断开拓合作社发展路径。一是走出去看。宋家镇积极发挥党建共同体作用,多次组织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注册成员赴宁津、武城等地学习合作社先进经验做法,查漏补缺、补齐短板。今年以来,赴外地学习5次,达200余人次。二是引进来讲。邀请专业人士、优秀合作社负责人等前来授课,结合各类多形式、多层次示范开展培训12次,打破经营者眼界窄、培训内容与实际有脱节的难题,培养了一批懂法律、善经营、会管理、有热情的带头人,推动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高质高效发展。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宋家镇:念好“三字诀”做强合作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