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刘玉德
作者:1902.11—1985.06

  □石贤圣/文
  在陵城区人民政府驻地以东5.5公里处,有一个名靓貌美的村庄——临齐街道十里河村。该村因距陵县古城门10华里且村旁有河流过而得名。因年代久远,可能现今好多陵城人已不知这里曾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陵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的发源地。
  1945年8月,匡五县(1949年10月复称陵县)解放,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 1947年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几千年来不合理的剥削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新中国成立后。陵县和全国各地一样,迈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阶段,农村工作重点转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方面来。根据上级精神,陵县首先在凤凰店区(现属临齐街道)十里河村搞试点,成立了全县第一个互助组。入组者7户、34人,牲畜4头,土地42亩。 1953年,全县形成大办互助组的高潮,当年年底发展到4373个互助组,入组42259户、178321人。
  在1953年大办互助组的基础上,根据上级精神和群众要求,陵县在十里河村开始初级社试点。1954、1955年,全县形成大办初级社的高潮,至1955年底,办起初级社1692个,入社63183户、297870人,占总户数的71.02%。
  1955年冬至1956年春,全县掀起合作化运动高潮,初级社过渡为高级社,个别原来没组织社的村也组织了高级社。到1956年春,全县成立高级社1796个,入社94357户、412084人,占总户数的95.6%。
  而说到这几个“第一”,就不得不提到十里河村的刘玉德——他就是这几个“第一”的组长、社长。为进一步了解刘玉德其人其事,2021年1月14日上午,我和临齐街道刘泮管区书记孙海涛、陵城区委党史研究中心科员李海龙来到十里河村。
  如今的十里河村,街道平坦整洁,民房靓丽舒适,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南北大街以东的党群服务中心,国旗飘扬,党旗招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服务”大红标语醒目暖心,文娱场地、健身器材、服务窗口等一应俱全。
  在这里,我们拜访了村党支部书记刘为保、保洁员刘卫学、退休教师路宝泉、村民刘卫新;1月15日下午,我又来到陵城区禹兴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采访刘玉德之孙女、公司工程办公室主任刘红艳。于是,一位农村老模范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
  刘玉德出身贫寒,没有上过学。 30岁时因生活所迫到关东谋生,两年后回家,一直以扛活为生。土生土长的刘玉德,对土地、庄稼有着格外深厚的感情,耕、种、管、收、储,各个环节得心应手,甚至修房盖屋之类的建筑活,他也拿得起放得下,成了十里河及周边村庄小有名气的能人、把式;加之忠厚勤恳、坦诚待人、认真干事的品质,他深得父老乡亲信赖。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上级精神,陵县选择在距离县城近、群众基础好的十里河村搞试点,组建全县第一个互助组。由于上述诸多原因,工作组将带头人的重担压在了刘玉德肩上。
  当时刘卫学十几岁,全家有父(刘善坤)母、兄弟3人及妹妹共6口人,1头牛是他们家的主要家当。县工作组的李科长和李晓云等就住在他们家。李科长40来岁,大高个,说话和和气气。他们经常和刘玉德一起商议创办互助组的事。
  刘玉德不辞辛苦,既广泛宣传上级政策,又有针对性地深入家庭条件较差、接受上级精神较快的农户做工作:“如今咱翻身解放了,有了日思夜想的土地,这可是原来做梦也不敢想的啊!因多年战乱和自然灾害,咱这里条件差、困难多。上级号召咱办互助组,就是几家几户拧成一股绳,克服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困难,这对咱可是件大好事啊! ”在他的耐心解释下,刘善坤、路登山、刘玉海、刘玉河、刘贤坤等纷纷“入伙”。就这样,全村、全县第一个互助组诞生了!他们还为互助组取了个通俗易懂的名字——“插伙组(插夥组)”。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春节、中秋还一起过节,亲情、友情与日俱增。他们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开心的笑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满满的“正能量”,很快感染了全村、全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办互助组热潮。
  路宝泉非常自豪地说:“据我了解,当时全德州专区就3个试点村,除了俺村,还有平原县野庄和临邑县翟家。 ”我不禁联想——当时领导选点是精心为之还是巧合啊? 3个村名或其谐音连在一起,那就是“清澈‘河’水灌溉沃‘野’,方有硕果可‘摘(翟)’,呈现‘十里’丰收美景啊! ”十里河成了全县的风向标。接下来,上级因势利导,初级社、高级社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办高级社时,县里派干部张明芝前来指导。十里河村高级社覆盖了周围的崔帽头、刘泮等村庄。刘某坤、张某柱等几个原本怕吃亏而一直观望的“富裕户”也入了社。十里河村初级社的办公地点在村西北角的一处大院子里,有5间北屋、3间东屋、5间南屋,有4架当时时兴的“波兰犁”。几辆双轮木头大车陆续运回县里支援的豆饼,这可是好东西啊,上到庄稼地里可“管事”呢。
  高级社时场院里养了10多头牲畜,由责任心强的刘连升负责喂养。一次,刘朝坤来牵那头大黑驴去干活。在得知驴还没饮水时,刘朝坤便牵着它去饮水,可没想到它“一寻思饮完水没好事”便驴脾气又犯了,对着刘朝坤的胳膊狠咬了一口,直疼得他“哎吆哎吆”叫个不停。正在不远处的刘玉德急忙跑过来问个究竟,听说这驴已有两次“前科”,“再一再二不再三”,刘玉德当机立断痛下决心:“宰了分肉! ”
  县政府为帮扶贫下中农,尽最大努力给予贷款。负责十里河区域的信贷员是崔长经,后来是刘玉银,他们都有为民服务的热心肠。刘玉德与其建立了良好互信关系,他们也非常乐意往这里跑,为需要帮助的农户办理2~5元的贷款。
  刘玉德还注重引进粮棉优质品种,提高大田产量。 1950年,他引进小麦、玉米、棉花良种,经试种后推广到附近村、区,粮棉产量大幅提高。1951年,他从省里买了两万斤“五爱”棉种,经两年扩种,到1953年为全县提供了“五爱”棉种,替代了传统落后的小红桃棉花。其特点是植株中等、整齐、果枝多、产量高,为提高全县棉花产量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引进推广良种,他不计个人得失,自己贷款买良种,分到各家各户,秋后只收本钱,自己却赔偿贷款利息。有人问他:“你老干这赔本的买卖,不觉得吃亏吗? ”他开心地笑了:“各家各户都增产,算总账我可赚大了! ”
  1958年,刘玉德被任命为德陵公社良种繁育场党支部书记兼农中校长。这使痴迷良种推广的他有了新用武之地。从进场到1965年因年龄原因离场,他引进农作物良种27个,试种鉴定推广14个。他还刻苦钻研,育成了德陵1号小麦良种和德陵1号萝卜良种。德陵1号小麦,品质好,抗倒伏,耐干旱,产量高,不落粒;德陵1号萝卜,口味好,耐储存,产量高,深受老百姓欢迎,纷纷引进种植。
  20世纪60年代,十里河村西南2公里处的孙克明村头,有一处由“大机房”改造的学校,附近村的孩子们在这里上高小,十里河村的刘卫新等6人即在此列。刘卫新印象最深的是,那房屋高、大、陡。为安全度汛,1964年春天,上级安排统一修缮房屋。一向严谨认真的刘玉德带领十几人来到这里,揭屋顶、更换檩条苇箔、上泥、挂瓦,一道道工序压茬进行、忙而不乱。偶有活路不熟者,刘玉德绝无个别“官”那样大声训斥的举动,而是亲自示范,让对方心服口服。
  刘玉德对后人要求严格,其优秀品质也遗传给下一代,长子刘永坤一生务农,诚实淳朴、勤俭持家;次子刘新坤在水利部门任会计,30余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廉洁自律、广受好评;其侄刘洪坤,1947年应征入伍,1950年12月牺牲于朝鲜战场,被追授烈士,刘新坤在世时曾多方打听寻找设法运回遗骸,但直至2017年9月去世无果遗憾终生。令刘红艳刻骨铭心的是,爷爷刘玉德病危时还关切地嘱咐家人千万别忘了替他交党费……

  相关链接


  刘玉德(1902.11—1985.06),男,汉族,陵城区临齐街道十里河村人。 195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他在本村组建了全县第一个互助组。 1950年至1953年,自己贷款贴息引进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试种、推广到附近村、区,粮棉产量大幅提高。 1953年成立初级社;1955年成立高级社,任初、高级社社长,带领全体社员挖水库、打井、修渠,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了贡献。 1958年,任德陵公社良种繁育场党支部书记,兼任农中校长,共引进农作物良种27个,实验推广14个,并育成德陵1号小麦良种和德陵1号萝卜良种。陵县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人民委员会委员。曾荣获渤海区劳模大会纪念章,曾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和积极分子,先后4次参加山东省工农兵劳模代表会议、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等。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刘玉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学·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