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李恒昌
作者:1911.05—1943.03

  □石贤圣
  2010年3月下旬,我驱车30余公里,前往临邑县林子镇(抗日战争时期属陵县五区)官道烈士陵园拜谒陵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吴匡五墓,后撰文《拜谒抗日英雄吴匡五墓》于当年清明节前夕的4月2日发表于《长河晨刊》。近期,因创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篇报告文学集,查阅有关文史资料,发现几位先烈均安葬于此。于是, 2020年9月4日上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和传统中元节之际,我又一次驱车前往。
  相隔10年后的烈士陵园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正在结实的玉米亭亭玉立,一望无际。平坦的乡村公路北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临邑革命烈士陵园”8个大字以及门两侧的国旗和“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等道旗异常醒目;西侧绿色草坪中红底白字的菱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型与透视墙内高耸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相呼应……
  临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革命烈士陵园管理科科长杨立华、林子镇西官道村党支部书记宋传强热情迎接并引领我逐一瞻仰。据介绍,2012年3月,临邑县委、县政府实施慰烈工程,投资1600余万元,将原林子官道烈士陵园、临南王楼烈士陵园、临盘菅寺烈士陵园整合搬迁,依托原林子官道烈士陵园新建临邑革命烈士陵园和革命纪念馆,并将全县所有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全部迁入陵园集中保护管理。该园占地51亩,保存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修建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碑)15座,其中,最早的是渤海二军分区和匡五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44年为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烈士建设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安葬有时任渤海二军分区副政委李恒泉、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吴匡五等著名抗日英烈 (2015年民政部公布),以及冀鲁边二专署秘书主任杨洪恩、陵县抗日县大队副大队长李恒昌等抗日战争时期以来的2449名革命先烈。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革命纪念馆内,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史料和油画、雕塑等艺术品,全方位地展现了革命斗争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陵园内还建有纪念广场、烈士群雕、烈士英名墙、著名烈士塑像和人文绿化景观等,是集纪念瞻仰、宣传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陵园2013年4月建成启用,先后被评定为德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级红色旅游景区等。
  在这里,我逐一瞻仰了想要为之撰文的龙书金、吴匡五、李恒昌、李青山等的塑像、墓碑以及图文介绍等。
  李恒昌墓位于绿树掩映的墓区中,沿着方砖铺就的小路前往,可见该墓和李恒泉、吴匡五的墓东西向呈“一”字形排列,墓前有墓碑和塑像各一尊。我分别虔诚地肃立墓前三鞠躬表达敬意。
  李恒昌墓碑碑名及碑文:
  李大队副恒昌之墓
  李大队副殉国纪念
  李大队副名恒昌,原籍商河县六区人,后移居济阳县二区寄庄户村,自幼性情豪爽,有侠义风度。扶持正义,爱抱不平。民国二十九年参加抗战,在临邑县县大队充侦察员,继升班长。因工作积极,对上级所给子的任务能如愿完成,对敌斗争英勇异常。旋又被提升为中队长。在徐尚武县长领导之下获得若干胜利。如打垮霍荣青威慑宿安敌伪等,尤以令人称述者,曾亲自带七人五支步枪在孟家寺将田三秃子之一个中队打得焦头烂额,又在济阳八区玉皇庙,以一个班将白玉亭绰号南阳者二百四十名伪军打得溃不成军。其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诚足令人钦敬。每遇战斗必身先士卒,沉着应战终成致胜。后又调升匡五县大队副。当斯时也,我县环境恶化,敌伪疯狂,据点林立,不时窜出为所欲为。自队副调到后即本其英勇之精神展开对敌斗争,挫敌伪凶焰,半年内便使各据点敌伪慑于威武不敢蠢动。民国三十二年三月三十ー日,于五区官道李庄对敌斗争中,卒以众寡不敌光荣牺牲。噩耗传来,庶民咸以失掉靠山,无不落泪者。群众至今每一提及,酸楚之情尚现于面也。谨缀数语,以志其实。匡五县政府暨各救国会公立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五月修建
  碑文虽只有400余字,但却将广大干部群众对李恒昌的高度评价和哀悼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恒昌自幼性情豪爽、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遇事总是站在穷人一边,因此深得众乡亲的喜爱。七七事变后,李恒昌目睹日寇对我国的侵略罪行,怒火中烧,决心参加革命、拯救祖国。 1940年夏,他毅然参加了临邑县大队,任侦察员,因表现突出,不久升为班长。他精明强干,办事机敏,在工作中勤恳负责,在战场上敢打敢冲,深得同志们的信任,很快提升为中队长。
  同年,国民党临邑县长霍荣青经常在宿安一带勾结日军,胡作非为,坑害百姓,抓捕我抗日军政人员,杀害抗日军民,民愤极大。李恒昌率部一举将其击垮。他用兵机警灵活、多谋善断,常常出敌不意、以少胜多。他曾带7个人用5支步枪,在临邑孟家寺将田三秃子一个中队打得落花流水。在济阳八区玉皇庙战斗中,仅用一个班的兵力,就把绰号“南阳”的白玉亭240名伪军击溃,使其一败涂地。因此,在县大队中赢得很高声誉。
  1941年冬,李恒昌调任陵县县大队副大队长。他初到陵县时,日伪气焰十分嚣张,三里一岗楼,七里一据点,县界上挖了封锁沟,机枪火力相接,戒备极为森严。又兼县委书记孙晓峰被敌逮捕不久,县长吴匡五作战牺性。我军力量一度减弱,部分同志情绪低落,对敌作战有畏难情绪,一部分队员,包括中队以上的个别干部,都有些不服这位“空降而至”的副大队长。
  面对严峻局面和困难环境,李恒昌没有后退一步。他决定根据“初战告捷”的原则,打一个确有把握的胜仗,用以鼓舞同志们的战斗士气,打消他们对自己的疑惑。一天,侦知日军要从甄家路过,心想:机会终于来了!李恒昌率县大队提前埋伏在附近的道沟里,严阵以待。他深思熟虑,告诫自己一定要沉住气打胜仗,并告诉战士们不要着急,等敌人靠近了再打。不多时,只见不远处尘土飞扬,一伙日伪军向道沟方向开来。近点,再近点,李恒昌的心怦怦直跳,他极力按捺住自己。但就在此时,一个战士由于心情紧张、求战心切,提前开了枪。敌人立刻停止前进,架起机枪向他们扫射。李恒昌面对突发情况,一面率部沉着应战,一面冷静思考。他发现,摸不清我方有多少兵力的敌人,不敢贸然前进,而是躲在道路两侧,不敢露头,只有一挺机枪凭借道旁的大树,疯狂地吐着火舌。他想,只有除掉敌人的机枪火力,战士们才能施展神威。他决定自己冲上去赤手夺机枪,这也是征服队员们的最好办法。于是,他利用敌人换梭子的时刻,纵身一跃腾空而起,几个跳跃,就到了敌人机枪的跟前。敌人被李恒昌不怕死的气势吓坏了,想扛起机枪逃跑,却被滚烫的枪身烫得大叫了一声,丢下机枪仓惶逃走。李恒昌命令队员们果断出击,日伪队伍立刻四处溃逃。我乘胜追击,打死战马1匹,缴获战马3匹、机枪1挺、步枪2支,我方无一伤亡。这次战斗,虽未达到歼灭敌人的预期目的,但李恒昌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战斗精神,使同志们深受鼓舞。大家高兴地说:“有李大队副带队,我们不愁打不败鬼子兵! ”从此,同志们士气大振、信心倍增。后来,县大队在李恒昌的带领下,采用迂回穿插的战术,不断在敌人据点之间,展开游击战,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大灭了敌人的威风,大长了抗日军民的志气。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各据点的日伪军就知道县大队来了个不怕死的副大队长,从此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1943年3月31日,在官道李战斗中,李恒昌被敌人包围,因寡不敌众,不幸遇难。李恒昌虽然牺牲了,但他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相关链接


  李恒昌(1911.05—1943.03),男,汉族,原籍商河,后移居济阳县二区寄庄户村(现属临邑县孟寺镇)。1940年夏参加临邑县大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历任侦察员、班长、中队长。 1941年冬,调任陵县县大队副大队长。带领同志们迂回穿插于敌人据点之间,深入展开游击战争,狠狠地打击敌人,大灭了敌人的威风,大长了抗日军民的志气。1943年3月31日,在官道李战斗中,被敌人包围,因寡不敌众,壮烈牺性。匡五县政府暨各救国会于1945年5月在匡五县官道烈士陵园 (现临邑革命烈士陵园)李恒昌烈士墓前勒石立碑,以志纪念。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李恒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学·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