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王凤岐
作者:1911—1931.04

1929年7月21日,王凤岐积极参与了邓恩铭组织的越狱活动。他坚持掩护同志们先走,敌人追捕押回。 刘艳华 制图


  □石贤圣
  2020年7月28日上午,我由安德街道党工委委员赵娜引领,来到革命先烈王凤岐故里刘辛庄,寻访英雄足迹,缅怀丰功伟绩。这是位于马颊河与马颊岔河之间的一个340余口人的小村庄。盛夏的阳光格外灿烂,朵朵白云点缀于蓝天之上。穿村公路南侧,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内,五星红旗随微风飘舞;院西侧平坦宽阔的文体广场上,七八位村民正满脸欢喜地忙碌着为丰收的油葵脱粒。迎候门口的村党支部书记时德春、会计时福东介绍说,这是村里发展边角经济的初步成效——村头苗圃里树苗间原本闲置的土地结出了优质硕果。
  在设施齐全的两委办公室坐定,我说明来意。两人非常自豪地讲述先烈的革命事迹。
  他们虽未曾与王凤岐“谋面”,但小时候不断听老书记王永良(刘辛庄第二任党支部书记)提起王凤岐。他时常在群众大会上讲王凤岐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亦或是借先烈的口气用当时的“流行语”为大家鼓劲)——将来“加面子”(将玉米粒粉碎)不用碾子、磨了,全靠机器;将来咱不用住土坯房掌煤油灯了,而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当年,王凤岐家是当地有名的富裕户,有200多亩地。童年时代,他就同情在他家扛活的穷人,经常将家中的干粮偷偷送给他们吃。在他8岁那年发生的五四运动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接受先进思想的王凤岐愣是和祖父、父亲“对着干”,说服他们把大部分土地分给了穷人。他爱和穷人打交道、交朋友,因此在村里颇有“穷人缘”。
  1925年夏天,王凤岐考入济南第一师范学校。这所学校是当时山东革命的摇篮,山东党组织的创始人、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曾在此学习和进行党的创建工作。在这里,王凤岐更多地接受了革命教育,特别是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对革命的认识产生了飞跃。于是,他一边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一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他经常组织进步同学学习马列主义书刊,并通过举办讲读会等,在同学中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他还带领同学们走上街头,采用演讲等形式,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25年10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7月,王凤岐受中共山东省地方执行委员会派遣,到德县、陵县、平原一带开展活动。他根据党的指示,积极组织进步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他自己动手编写、油印刊物,在博文中学并走村串户散发(张贴)“打倒帝国主义”“耕者有其田”“反对苛捐杂税”等传单(标语),宣传革命思想。王凤岐还特别注意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并在其中发展党员。当年冬天,他在刘辛庄发展村民王佃恩、王佃奎、王佃武、王佃臣和董家阁村的杨国英5人入党。为了把农民团结起来,同当地封建势力进行斗争,他在家乡组织了农民协会,使刘辛庄成为当地最早的党的活动基地。随着全国大革命高潮的到来,鲁北地区党的活动也迅速开展起来。王凤岐作为鲁北地区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夜以继日地为党工作。他深入村庄、农户,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动员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同封建地主势力作斗争。在他的领导下,平原、德县、陵县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十分高涨。
  王凤岐还把“触角”伸到了临邑。他和海殿文遵照中共鲁北县委的指示,到临邑秘密从事建党工作,住在城南田口村,在这里发展了田口小学进步教师王德山、魏家村贫苦农民杨富云入党。同时,在田口、魏家、阎桥(现属济阳县)三村建立了党支部,王德山任田口村党支部书记。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党中央的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全国各地发动秋收起义。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鲁北地委决定发动鲁北各县农民暴动,成立了鲁北暴动行动委员会,王凤岐担任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德县、陵县、平原、临邑、商河、夏津、禹城、高唐8县农民暴动的组织领导工作。他根据党组织的安排,立即奔赴各县组织发动。每到一县,马上召集党组织传达省委、鲁北县委对暴动的指示,研究暴动的准备工作及计划安排等。他特别强调要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要公开打出共产党的旗帜,要突出土地革命,建立农民政权。就这样,在组织暴动的日日夜夜,王凤岐顾不上休息,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
  1927年12月下旬,在王凤岐等人组织领导下,当地农民高呼“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批斗首富、开仓分粮运动,贫苦农民扬眉吐气。在此基础上发动的农民暴动由于条件不成熟,很快就失败了。农民暴动失败后,反动当局加紧了对革命者的搜捕。党组织考虑王凤岐的安全,让他暂时离开家乡,到济南、泰安一带,参加共青团山东省委的领导工作,任团省委执委。
  1928年8月,鲁北特委(1928年4月由鲁北县委改称)遭到敌人的破坏,为恢复和开展鲁北党的工作,省委又派王凤岐以省委巡察员的身份到鲁北。当时敌人对王凤岐的追捕仍然很紧,但他以革命事业为重,置个人安危于度外。重回鲁北后,他根据省委关于改造党的组织的指示,抓紧鲁北党组织的恢复和改造工作。他与鲁北特委领导同志一起对所属党组织进行了全面检查,果断地把那些动摇分子清除出党,并提拔了一些在斗争中勇敢坚定的工农党员充实到领导岗位,使鲁北党组织成为领导群众斗争的坚强核心。为便于公开活动,他化名韩广德,在鲁北地区组织农民运动。他先后领导群众“抢集”“抢坡”,同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制定斗争计划,他常常废寝忘食。为动员更多群众参加革命,他冒着严寒深入到农户做工作。他经常将有限的费用节省下来,接济困难的同志。在他的领导下,鲁北的对敌斗争取得了重大成绩,沉重地打击了当时的反动政府,有力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王凤岐信心百倍地开展工作的时候,由于叛徒出卖,他于1928年底在平原县被敌人逮捕。在敌人的法庭上,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痛斥国民党的反革命罪行,表示活着就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敌人软硬兼施,先用封官许愿等手段拉拢王凤岐,但他毫不理会。敌人见此法不通,又用压杠子、坐老虎凳等酷刑折磨、逼迫他投降。但王凤岐一身正气、铮铮铁骨、毫不畏惧。敌人无计可施,只好把他定为“重要分子”,解赴济南监狱关押。
  在济南监狱中,王凤岐积极参与了邓恩铭组织的越狱活动。 1929年7月21日下午6时例行放风之际,看守所门刚打开,王凤岐等五六人乘看守人不备,用平时利用上厕所机会、以家人亲朋来信信封所装清洁用的石灰,猛向3名看守人眼部撒去,随即夺取枪支,并用刺刀刺伤2人。该所所长朱子厚竭力拦阻,也被刺伤。接着王凤岐等击钟发令呼唤其他人越狱。法院门警恐其逃逸,便将院门铁栅栏关闭,朱子厚带伤率人截捕。当时50余人中有18人冲出看守所,其中7人翻过铁栅栏脱险,其余11人不幸被敌人追捕押回。王凤岐虽然开始冲在前面,可他后来坚持掩护同志们先走、自己断后,不幸被追捕押回。邓恩铭因受刑过重、体弱多病、行动困难,亦未逃脱。
  1931年4月5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凌晨,凄风啸啸。敌人将邓恩铭、王凤岐等22名共产党人押至济南市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枪杀。年仅21岁的王凤岐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噩耗传回家乡,乡亲们为痛失一位杰出青年悲伤不已,同时也为涌现这样一位无畏英雄而无比骄傲。
  而今足以告慰先烈的是,他曾经为之不懈奋斗的宏伟目标早已实现,家乡到处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美景;而他的红色基因也深深扎根,刘辛庄现有中共党员14人,按人口比例当列全区前列,而就在我采访期间,又有一位优秀青年前来完善手续,即将成为预备党员。

  相关链接


  王凤岐(1911—1931.04),字鸣周,男,汉族,陵城区安德街道刘辛庄人。1925年夏考入济南第一师范学校,同年10月加入共青团,1926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了陵县第一批农村党员,参与建立陵城区(当时为德县)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宋集党支部。 1927年,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鲁北党组织决定发动鲁北各县农民暴动,成立了鲁北暴动行动委员会,王凤岐担任主要负责人,负责平原、德县、夏津、禹城、陵县、高唐、临邑、商河8县农民暴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后转移到济南、泰安一带活动,任团省委执委。 1928年8月,被山东省委派往鲁北以巡察员身份主持鲁北党的工作,当年年底被捕。1929年上半年,因“共党重要分子案”被解赴济南监狱关押。在狱中曾参与邓恩铭等人组织的越狱活动,越狱后又被敌追回。1931年4月5日,被敌枪杀于济南,是著名的“四五”烈士之一。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王凤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学·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