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糜镇乡村实现美丽“蜕变”

  □通讯员 陈启忠
  “乡村吹拂文明风,处处旧貌换新颜……”5月30日,穿梭在糜镇的大街小巷,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平整洁净、村内绿树成荫,处处整洁干净,给人亲切、温馨之感。整洁、优美、文明的农村环境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令人欣喜。该镇积极开展乡村文明建设,以改善农村环境为基础,推动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服务向农村覆盖,精神文明向农村传播,一幅富有现代气息的“乡村文明画卷”在糜镇徐徐展开。

蜕变一:
  环境整治“净”乡村

  走进临南公路旁边的于官屯,发现和过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这个村子是有名的脏乱差,大街上垃圾乱堆苍蝇满天飞,街道弯弯扭扭尘土飞扬,可是现在走进于官屯,粉刷一新的墙壁、生动形象的墙体画尽收眼底,整个村子给人干净敞亮的感觉。“以前,村里有很多破屋烂墙,路面也没硬化,垃圾也很多。一到刮大风的时候,尘土垃圾漫天飞,那滋味真不好受! ”说起过去的情况,村支书于世宝有感而发。自从去年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以来,对主干道路进行了硬化,村里的垃圾“三堆”也进行了集中治理,彻底清理出了底盘子,村子真是“变脸”了。
  今年,糜镇继续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专项行动,并确定4月份为清脏治乱行动月,集中开展“回头看”活动,对村庄、县乡道路、政府驻地等区域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清理整治。其中,以各镇街为责任主体,对村头、村庄周边50米范围内进行集中清理,清理完成后,由城乡环卫处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统一纳入城乡一体化管理范围,做到全镇范围内环境整治全覆盖、无例外。

蜕变二:
  绿树环绕“靓”乡村

  “在俺们村转,就像逛花园一样,花红柳绿,甚是美丽。 ”该镇朱官屯村民朱长征满脸自豪地说。漫步朱官屯村,只见街道两侧花草争奇斗艳,清新的花香弥漫村庄。据了解,朱官屯一直是卫生保持比较好的村,但就是街道上没植物,显得空荡荡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来,村里不仅对街道进行了整治,还种植了国槐、冬青、小叶黄杨、百日红等树木,自此村民的生活有了“绿色”相伴。
  今年,该镇将新建、扩建5个典型示范片区、创建36个典型示范村。在抓好净化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项目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此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村村面貌焕然一些,清新的田园风光都吸引来好多城里人来旅游观光,这样美丽的变化是很多村民始料不及的。

蜕变三:
  移风易俗“新”乡村

  环境变美了,村民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在周家村,成立了村民红白事理事会,对封建的习俗大声说不。说起村里移风易俗的情况,村支书周明堂打开了话匣子:“在红白喜事上表现得最明显。以前谁家办丧事,大操大办得折腾好几天,浪费时间金钱不说,人还很累。现在直接找理事会,亲人们举行个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然后骨灰盒放进祠堂,前后也就花2000元钱,杜绝了奢侈浪费现象的发生,使村民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之中。 ”
  为了加强村风民俗建设,今年,糜镇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红白理事会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在婚丧嫁娶方面,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推进移风易俗,促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树立文明、节俭的婚丧新风,进一步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当前已有几十个村庄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制定了相关章程。
  该镇还广泛开展“和谐村庄”、“和谐家庭”、“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道德模范的照片被张贴在“四德”榜上,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美丽村庄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一段段歌颂糜镇乡村美丽蜕变的歌谣悄然兴起,美妙的歌声展现了历经蜕变后的新农村的真实画面。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糜镇乡村实现美丽“蜕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