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徽王庄镇杨顶社区 吹起乡村文明“劲风”
作者:任婧婉
  □记者任婧婉通讯员董婷婷报道
  近日,走进徽王庄镇杨顶社区,记者看到,社区内道路干净整洁,房屋整齐,十几个村民正在清扫街道,三四个孩子聚在一起读着村里文明墙上的“二十四孝”故事,一片安详和谐的景象。这样的场景,正是杨顶社区紧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改善村貌:建起“宜居社区”

“每天早晨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这习惯已经保持五年了。 ”正在门前打扫卫生的社区居民杨多康说。
  为改善村容村貌,2008年,杨顶社区村委会征求群众意见,形成了《杨顶社区村民文明公约》,规定各户门前卫生由各户自己负责,街道卫生由党员干部负责。实施以后,村民们都非常自觉,每天开门第一件事便是打扫卫生,26名党员分为七个小组,负责一周七天的卫生督促检查工作,这些措施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也保持了社区内多年如一日的整洁。
  此外,社区内陆续安设了47盏路灯,春夏秋季每天下午7点钟,冬季每天下午6点,路灯都会准时亮起,方便了社区居民晚间排练节目、跳广场舞,为大家的休闲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同时,号召村民们开展每年春季和冬季各植一棵树行动,截至目前,村民已先后志愿植树2493株,现在,杨顶村周边夏季绿树成荫,俨然已是一座“绿色村庄”。

农家书屋:富了经济“富文化”

  走进杨顶社区的农家书屋,经常看到有村民专注地看着捧在手上的书,时不时点点头,许晓娥就是其中一人。“这里书很多,每周日我都会来看书,现在我已经看完了《简爱》、《童年》等十几本著作了,对我的个人成长很有帮助。 ”许晓娥说。
  近年来,徽王庄镇高度重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引导、扶持村级文化事业发展。 2012年,杨顶村高标准建设了农家书屋,书屋能同时容纳四十人,有图书3000余册,报刊杂志10余种,图书种类涉及养殖、种植、文学、党建、法律等,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帮助许多村民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门路。
  “我家新上了3000只肉兔,现在是来书屋里查查饲料及防疫的注意事项。”正在看书的吴金利笑着说,他家今年新开了一家肉兔养殖场,碰到问题都会先来书屋查找答案。据他介绍,现在社区里的养殖户已达到10余户,大部分都是在农家书屋里自学成才的,养殖户刘书部就是在书屋里看了几次关于养殖的书籍后,决定发展肉鸡养殖,现在规模已达到8000只,年收入7万元左右。

善行义举:让文明成为共识


  杨顶社区有个“文明墙”,墙上有个“善行义举榜”,榜上记录着李洪庆、杨美华等人为村里修路捐款的事迹。
  据杨顶村的会计孙志高介绍,2008年,杨顶村全村830多户人家自愿集资12万元对村里街道进行改造,全体村民义务出工参与道路硬化,将村内的各条胡同都铺上了砖道,彻底改变了村民们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
  修路捐款的事迹记录在了榜上,更多的善行义举记在了大家的心里。村里有一名智障患者吴希禄,父母早逝,所住的房屋年久失修,为防止发生意外,今年雨季到来之前,村干部召集村民代表召开了专题会议,号召全村群众募集资金5000元,村委会出资1000元,大家一起帮他修缮了房屋。
  这一点一滴的善行义举默默地感染着杨顶社区里的每一位居民。 6岁的许志鹏指着“善行义举榜”说:“我也要把父母给的零花钱和压岁钱攒起来,捐给那些需要的人。”“经济发展了,精神文明建设也要跟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乡村文明行动’要求,以杨顶社区为模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结合实际,发展特色镇域文化,引导全镇经济建设和道德文明共同发展。”该镇党委书记徐建平说。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徽王庄镇杨顶社区 吹起乡村文明“劲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综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