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边临镇建起“一对一”帮扶长效助学机制
党政成员每人每月至少资助100元,其他机关干部至少资助50元
作者:任晓敏
  □记者任晓敏通讯员李会芹孙伟报道
  本报讯1月6日,边临镇党委书记任平刚从县里开完人代会,就急匆匆地带着100元助学金赶往边临镇郭庄姜小峰家中。“一个月没见小峰了,不知他学习和生活怎么样了。”他有些心切。
  姜小峰是边临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生长在单亲家庭,父亲常年打工在外,平日与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去年,在“镇机关干部献爱心圆梦想捐资救助结对帮扶”活动中成为了镇党委书记任平的帮扶对象,从此,任平每个月至少来家里一次,嘘寒问暖,了解情况,送来助学金,鼓励他好好学习。
  自去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把助学结对帮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努力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关心儿童、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去年12月份,为将“一对一”结对帮扶长效助学机制落到实处,该镇启动了“机关干部献爱心圆梦想捐资救助结对帮扶”活动,由64名机关干部与64名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每月6号之前,机关干部都会到帮扶对象家中走访慰问,并送去助学金。据了解,助学金数额无具体要求,全部由机关干部自愿出资。活动开展以来,结对特困生的镇党政成员,每人每月至少资助100元;结对普通贫困生的其他机关干部,每人每月至少资助50元。
  边临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孙长城是受助学生之一,他的父亲患有尿毒症失去劳动能力,家庭十分困难,这些阴影总是笼罩在心头,懂事的他曾几度想要辍学,自从与镇机关干部胡元明结成帮扶对子,他变得开朗乐观了,也更加努力学习了。“镇上的帮助让我们非常感动,家庭再困难也绝不耽误孩子。 ”看着孩子脸上少了忧虑、多了阳光,孙长城的父亲发自内心地感叹。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边临镇建起“一对一”帮扶长效助学机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经济·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