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李祖奇:科学种田好事连连
作者:刘静刘春霞
  □记者刘静刘春霞通讯员刘洪振
  今年“三秋”,神头镇李五道村种粮大户李祖奇特别高兴,农业部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区有他的10亩高产攻关玉米田,经实打达到了亩产2080斤,成为全县最高亩产量。“这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的粮食是年年增产。 ”李祖奇说。
  今年61岁的李祖奇是与庄稼地打了40年交道的地道的农民,回忆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他尤为兴奋,说最近十年变化最为明显,是一年一个样。“十年前,我家有10多亩地,小麦、玉米的亩产量也就在六七百斤,而且粮食价格不高,在五六毛的样子,一年下来,除去投入也收入了了。 ”李祖奇说。自2004年开始,国家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开始发放小麦直补、良种补贴等农业补贴,农民种地由“缴税”变为“受补贴”,国家“真金白银”地投入,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几年来,李祖奇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又承包了20亩地。今年,李祖奇种植了30亩玉米,10亩高产攻关田单产过2000斤,20亩平均亩产达到了1500斤,比去年增收了200斤。“现在的玉米价格是每斤1块多,光这一季就能收入4万多块,再加上每亩一百多元的补贴,农民种粮食就像白捡一样。 ”李祖奇高兴地说。
  让李祖奇感受最深的还有农业机械化给农业带来的变化。“十年前,每一季粮食收获都要经历七八道工序才能入仓,农忙时节更得全家上阵。那时耕作的‘主力’是牛,运粮、运肥的交通工具是‘老牛车’,我家就喂了四五头牛,即使这样,‘过秋’也得十天半个月的。 ”回想以前的种植方式,李祖奇说现在农民省力多了。近年来,农机补贴政策让农村大型机械增多,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广泛应用,让以前10多天才能过完的“三夏”、“三秋”,一天就过完。现在,李祖奇的30亩地,和老伴两个人“过秋”就足够。他家也拥有了播种机、大马力三轮车等新型农用机械七八台,代替了传统的“老牛车”。但他还喂有两头牛,不是为培养“主力”,而是他的一项“爱好”。
  2008年,农业部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区落户神头镇,李祖奇身边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的10亩地成了农业部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区的高产攻关田。良种良法到田、科技到户、技术人员到人,科学种植、管理方法得到全面应用和推广。几年来,他与农业专家共同钻研、示范高产技术,每年都是县里的“高产王”,今年夏季攻关田小麦亩产达到1460斤,成为全县最高产,秋季玉米最高亩产量田还是他的,这让李祖奇这位种粮的“老把式”也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一次又一次尝到科技种田的甜头。“以前,农村有‘肥大水勤,种田不问人’的说法,现在看不合理,只有根据土地墒情的不同,把住节点科学地浇水、施肥才能保证丰收。 ”李祖奇说。去年全国大旱,他的小麦墒情却良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视察旱情时,对他的管理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说发展、话变化。十年来,农业的发展变化带来的不仅是粮食的增产、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还有农民科技意识的增强,这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李祖奇:科学种田好事连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