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处理琐事不嫌烦 化解积案不怕难
——记宋家镇信访助理武荣民
  □记者杨洪涛特邀记者杨廷发
“武助理啊,真是谢谢你了,现在两个儿子都抢着给我送吃的穿的,态度比以前好多了。”近日,宋家镇袁毛村80多岁的毛高氏老人在电话上和该镇信访助理武荣民拉起了家常。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毛高氏的老伴前不久去世,两个儿子在赡养母亲的问题上互相推脱,老人无奈之下来到镇上反映。“处理这类事件一定要迅速。”武荣民了解情况后,及时找到老人的两个儿子。刚开始时,老人的大儿子以自己的身体不好为由,想把照顾母亲的责任推到弟弟一个人身上,老二看到哥哥不带头,自己也不愿意照顾。武荣民先后给兄弟二人做思想工作,用身边人身边事对他们开导,还向兄弟二人讲明了不赡养老人的法律后果。最终,兄弟二人同意每人每年给母亲900元钱和500斤小麦,定期轮流照顾母亲。在武荣民的记忆中,他处理的类似的琐事已经不计其数。
  今年53岁的武荣民已干了12年的信访工作,这些年来,他处理过的信访事件涉及到宅基地纠纷、家庭矛盾等多个方面。面对当事人激烈的争执和委屈的泪水,面对重复、繁杂的各类疑难问题,武荣民常用自己的亲和、爱心和辛劳化干戈为玉帛,用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让武荣民印象最深刻的是房家村一起宅基纠纷案,村民张照会20年前购买了本村朱传旺的一处宅基,当时两人签订协议,宅基后有三米胡同,将来翻盖房屋时归张照会所有。但是,该宅基西侧住户朱昌顺家一直走这个胡同,朱昌顺和村委会签订的协议是在村里统一规划时为其新留一条胡同,在这之前,朱昌顺就走张照会宅基后的这条胡同。 2009年,张照会翻盖房屋,就按当初买宅基时的协议,把三米的胡同建到自己的院子里,朱昌顺不同意,两家就闹起了矛盾,还差点大打出手,无奈之下,朱昌顺找到了武荣民。由于是多年的纠纷,牵涉到多方面原因,武荣民连续十几天,天天到张照会、朱昌顺家深入细致地工作,“因为这事,腿快跑断了,嘴皮子也磨破了,最终两家有了和解的意思。”武荣民说。经过和土管所、村委会多方协商:张照会翻盖房占用了朱昌顺家出入道路,由土管所和村委会协商在其房屋后面重新修一条道路,所用土方费用由张照会支付。就这样,张家的房盖好了,朱家的路通了,20多年的积案终于解决,两家最后摒弃前嫌,成了好邻居。“人不伤心不落泪,民无委屈不诉求,只要能将矛盾化解,再苦再累也值。”这是武荣民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还把自己和同事的联系方式制作成便民服务名片,向百姓承诺,接到求助信息后,附近村庄15分钟到达现场、偏远村庄1个小时到达。这些年来,武荣民调解各类疑难矛盾纠纷1480余件,接待群众上访1840人次。他制定的长效调解机制,将大多矛盾化解在了基层,实现了“家庭矛盾不出户,邻里纠纷不出村,难点问题不出镇”的目标,为全镇和谐与稳定做出了贡献,该镇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武荣民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处理琐事不嫌烦 化解积案不怕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政教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