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智圣故里 魅力神头



  “厌次城今圯,空余晓气真;仙居悬碧落,幻境绝红尘;雉堞笼烟古,虹桥洗雨新;祖龙曾驻辇,遗事说赢秦。 ”这是清·吴养纯所作《神头晓气》,每每吟诵,如醉如痴……
  神头镇是东方朔的故乡,镇政府驻地位于县城东北11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10.4平方公里,辖98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古迹众多、文物丰富、特产驰名……东方朔由一介平民上书自荐,侍汉武帝,官至太中大夫并加官给事中,尤以诙谐幽默名世,以智辩多能著称,西汉至今,为历代文人雅士、庶民官宦、帝王将相以及三教九流所折服,尊他为“智圣”以及中国相声、笑话、谜语、占卜、俗文学的鼻祖。由此,神头镇便有了“智圣故里”之美誉。

地名神奇久有之

  “神头”之名由何而来,尚无史料可查。相传,上古时期这里树木葱郁,碧波潺潺,鸟儿争鸣,野花飘香;更有奇者,清晨傍晚,如锦似带的迷雾缭绕其间,神秘面纱笼罩难识真面目。“神头”之名由此而生。
  据史书记载,神头镇秦时又叫“厌次”城。当年,秦始皇扫平群雄统一中原后,唯恐他人取而代之,于是据当时“星相家”关于“东南有天子气”的预言,多次东游私访。秦始皇37年(前210)的一天,他率众来到神头一带,只见祥云缭绕、紫气升腾,便自言自语道:“神头,神头,神仙之首也,此地不就是要出天子的地方吗!”当即将“神头”改为“厌次”,“厌(古读ya)”同“压”;“次”作“到”、“停留”讲,意即天子已到这里,不要再出天子,或者说已出了天子的地方。
  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废厌次县改为富平侯国,治在神头。建武元年(25)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废定安公国,再置厌次县。传说明朝一次大地震,仅残存一城头,故名“剩头”,后依其谐音又复称为“神头”。
  建国初期,全县共设11个区,神头为第八区驻地,1958年设神头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神头乡,1991年1月改为神头镇。2000年6月原邓集乡与原神头镇合并为神头镇。
  文革期间,“神头”之名似有封建迷信色彩,遂被造反派纳入“破四旧立四新、扫除牛鬼蛇神”之列,将当时的“神头公社”更名为“立新公社”。笔者清晰记得儿时公社收购站的棉花包上“立新公社”四个黑色大字异常醒目。不过事与愿违,此名没有真正叫起来,没几年便又恢复了原名。
  综上所述,此地之名与“神头”二字结缘至深。

名人辈出扬天下

  说起神头名人,当地人如数家珍:东方朔、康丕扬、石维屏……“里有先贤,里之光也!奈何不传而令其湮没乎? ”家有名人之自豪以及缅怀先贤、建设幸福家园之信念溢于言表。
  东方朔(前161 —前93),字曼倩,神头镇神头街人。建元元年(前140),年仅22岁的东方朔应诏“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深受汉武帝赏识,得以待昭公车,后以“智取侏儒”待诏金马门,又以雄辩郭舍人,拜为常侍郎,遂得爱幸。建元三年(前138),因上书《谏起上林苑疏》被擢拔为太中大夫,后加官给事中,渐成“雄节迈伦,高气盖世”之奇伟之人。
  早在西汉时,就已把东方朔传为岁星下凡。史书记载,东方朔去世后,汉武帝问大王公:“诸星具在否?”大王公曰:“诸星具,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复见耳。”帝仰天叹曰:“东方朔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 ”惨然不乐。《史记·滑稽列传》、《汉书》、《列仙传》、《风俗通义》、《洞冥记》均记载了他滑稽幽默、正言直谏、诙谐劝谕的独特风格,把他写成了奇伟之人乃至神仙,使其“行于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炫耀”。从唐吴道子、宋元时代无名缂织、明唐伯虎、清任伯年,到现代大画家齐白石,对东方朔均有画赞,不过大多把他画成了盗桃仙人。明文学家张溥和御史康丕扬(陵县神头镇人)均曾为东方朔出过作品集,旨在去伪存真,还其真实面目。
  由于敬佩东方朔的人格,崇拜他渊博的学识,后人把他誉为“智圣”,捧为滑稽大师、知识之星,推崇他为笑话、相声、谜语、占卜、俗文学的鼻祖。现代相声大师马三立演出时,其背后的大扇子面上就写着“汉宫东方朔是中国笑话、相声祖师爷”。去年10月,山东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大新来陵县剧场演出时,曾在台上非常幽默地发表感慨:“陵县真是人杰地灵啊!早在汉代就出了个相声表演家东方朔!怎么这么说?你看他和汉武帝一唱一和,一逗一捧,汉武帝反倒成了捧哏的……”
  康丕扬,字士遇,号骧汉,神头镇神头街人,明代著名学者。万历壬辰(1592)进士,先后任宝坻知县、密云知县、陕西道监察、山西巡按、辽阳巡按兼学政。在任期间,修理城池,平反冤狱,严于执法,惩治恶僧,化解矛盾,维护安定,注重厘正文风,发展当地教育事业。晚年归里,教子课艺,整理地方文化册籍,对地方文化事业有突出贡献。其祖父康福寿曾捐资创修东方朔祠,其本人则为东方朔墓立碑并辑《东方先生文集》,集东方朔行事与作品于一体,初衷是还东方朔历史本真。
  石维屏,字新周,神头镇后石庄人,万历辛丑进士,初献县知县,累官至山西左布政。明朝廉臣,仕宦32年,田产不增。不久前,陵县历史博物馆受捐德州某知名碑碣收藏者所献自河北某地收集的一方明代石维屏墓志,长100厘米、宽97厘米、厚17厘米,楷书铭文千余字,记述了石维屏生平及其家族情况,这是对记载略欠的石维屏研究史料的重要补充及德州考古史的重大发现。
  此外,西晋文学家夏侯湛和唐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颜真卿也与神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夏侯湛在探望时任乐陵郡太守的父亲时,途径神头游历东方朔祠,“见先生之遗像,慨然有怀”,留下了举世闻名的《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高度赞颂其“染迹朝隐,和而不同”的才情和品格。颜真卿任平原郡(今陵县)太守时,为迷惑安禄山使者,陪其到东方朔故里游玩,发现此地“崎岖不平,荒芜不毛,所谓瘠土寒骨者莫甚于此”,心中悲痛不已,命人重修祠堂,并亲自重书赞文,立碑纪念,留下了享有“三奇”美誉的书法碑刻瑰宝《东方朔画赞碑》,即奇人(东方朔)、奇文(夏侯湛赞文)、奇书(颜真卿书法)金玉交辉,珠联璧合,堪称中国艺苑一绝。宋苏轼曾赞曰:“颜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该碑系国家一级文物,原来位于神头东方朔祠内,现存于陵县文博苑。
旅游局:石贤圣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智圣故里 魅力神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副 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