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获评2025年“山东省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建设单位”——
擦亮“乐业梦想‘就’在枣城”品牌

365直播带岗线上揽才


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村民家门口就业


工人在企业生产线作业


  记者石少军 通讯员邵鲁伟 靳希涛 董乐阳
  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
  “飞乐克斯招聘生产操作人员4人;安井食品招聘研发人员3人;中再生招聘维修电工2人……”6月19日,乐陵市人社局企业用工保障中心负责人韩晓月,一上班便忙着打开乐陵企业招聘信息分享群,汇总最新的企业招聘信息,并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给直播间主播。
  近年来,乐陵市紧跟中央、省就业工作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从田间地头到城市车间,从技能培训课堂到线上直播带岗平台,多维度擦亮“乐业梦想・‘就’在枣城”品牌,正书写着就业工作的崭新篇章。近日,乐陵获评2025年“山东省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建设单位”。
  技能培训 筑牢就业根基
  6月23日,孔镇镇弭家村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技能+订单”双轨并行的社区微业培训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30余名村民围坐一起,专注聆听养老护理专业课程。市人社局定点培训学校的讲师采用“情景模拟+真人示范”的立体教学方式,将老年护理、应急救护等实用技能倾囊相授。助浴床旁教学、心肺复苏模拟演练,以及量血压、换尿布等护理技巧的传授,不仅让村民掌握了照顾家中老人的本领,更为他们打开了持证对接月嫂岗位的就业之门,实现了顾家与就业的完美平衡。
  这种创新的社区微业培训模式,正是乐陵市构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瞄准就业重点群体,着力打造的四类特色技能培训模式之一。
  乐陵大力发展“炕头经济”,对接本地手造企业引进手工订单,组织留守妇女和中老年群体开展速成培训,实现“培训即就业、学成即创收”,目前已培育5个手工制作工坊,帮助200余名妇女居家就业,月人均增收近千元。培育影视文旅产业,打造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文化影视城,开展“电影电视演员”技能培训,带动景区商圈发展,通过多种渠道实现7600余人就业。打造新业态培训模式,实施电商培训孵化“新农人”工程,培育“直播带货”电商人才1200余人,促进产业发展和劳动者创业增收。整合各方资源,探索“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全链条模式,为京津冀地区培养输送家政服务人才,月人均收入超1万元。
  有了特色培训模式,当然更需要强有力的实训平台作保障。为此,乐陵建成职业和技工院校一体化办学园区,成功承接省级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及“鲁菜师傅”创业能力提升培训试点。规划建设创业就业公共实训基地,开设融入京津冀产业工人“冠名班”“订单班”,助力20余万人外出转移就业,“乐陵港务工人”荣获全国典型劳务品牌、省级特色劳务品牌,港务工人张书兴入选全国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在全省率先依托公立医院增设医养康养中心、母婴人才培训中心,构建“培训机构+家政企业+职业院校”培训链条,年培训医疗护理员、母婴护理员等专业人才800余人。
  数智赋能 创新服务模式
  “这位朋友问,大专学历有没有合适的企业推荐。其实大专学历在乐陵有很多企业可选,比如说安井,只要是食品类、生物类专业都可应聘。”6月19日下午,在乐陵市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指挥服务中心,主播王梦瑶正对着镜头进行365直播带岗。
  乐陵积极打造“AI+数智就业”服务矩阵,引入AI算法,深度挖掘分析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求职意向等数据,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在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公交站点等多站点布置智能机器人,开发智能就业助手,为求职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同时,打造“岗位推荐+线上答疑+后台服务”365直播间,联动智慧劳务平台内置的劳动力资源、企业用工需求和创业项目等三大数据库,构建起国内知名的“乐陵就业”云招聘三位一体就业服务平台。
  “直播团队每天直播时长2小时,全年365天不停播,尤其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很多外出打工人员都回家过年,所以在线观看人数特别多。”乐陵市人社局企业用工保障中心负责人韩晓月介绍。
  从最初的3人小团队,发展到如今20余人的专业服务队伍,从最初直播无人问津,发展到“乐陵就业”官方抖音拥有粉丝2.3万人、单场直播关注近万人,直播带岗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主播王梦瑶回忆,刚开始直播时对企业和受众不了解,不知该说什么,不会随机应变,但如今她已能不拿稿子轻松完成一场直播。更让她欣慰的是,通过直播,越来越多人找到了心仪工作,企业也解决了招工引才难题。
  为助推企业招工,365直播间开设企业招聘专场,通过邀请用人单位做客直播间、直播进企业等形式,针对求职者关心的岗位需求、薪资待遇等问题进行现场互动交流,实现求职者足不出户就业。截至目前,已为安井、星光、金麒麟等本地企业开展企业HR做客直播间和直播探企活动99场,有效节省了企业招聘成本,实现了精准招聘。
  除了直播带岗,乐陵市人社局还积极组织“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企业用工服务专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用工大走访大调研,及时摸排更新企业用工信息。今年以来,共举办“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乡镇行专场招聘”“社区微招聘”“赴高校助企揽才”等各类招聘活动8场,线上持续开展“云招聘”,赴多所高校开展专场引才线上线下联动招聘。目前,乐陵市已探索出直播带岗、企业做客直播间、直播探企、直播进校园等多元化线上招聘模式,累计开播930场,为1300家企业发布岗位超2.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约1.6万人。
  政策解读也是乐陵市数智就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月开展1次人社政策解读专场服务周,各业务科室负责人化身主播,与网友“面对面”交流互动、答疑解惑,提高人社政策的宣传覆盖面和知晓率,已开展政策解读微课堂和业务科长直播解读人社政策直播103期,让更多人社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创业带动 激发内生动力
  “我们之前在北京卖调料,2021年入驻产业园,享受到了雁归创业贷款,还享受到了3年免租金等优惠政策,每年能节省100多万元的成本。”6月19日,乐陵市喜鹊食品公司总经理刘文娟介绍说,公司主要生产调味油、调味粉、酱料等,供应国内多家大型方便面企业、餐饮连锁企业,为当地100余名村民解决就业问题。
  乐陵市积极实施“雁归兴乐”行动,近3年建成返乡创业园8个、创业示范街区1个、创业孵化基地4个,吸引3200余名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带动家门口就业4.8万人次。
  在协同推进“产、城、人、业”融合发展方面,乐陵持续释放“4+4”产业稳就业潜力。大力培育影视文旅、食品调味品、先进制造业等带动就业强的产业项目,完善文旅产业链条,释放文旅产业、休闲经济吸引青年就业效应;发展食品相关产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规模;以先进制造园区为载体,提高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引育和就业吸纳能力。
  依托“乐商乐事”企业会客厅、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团,分类归集发布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提供用工支持专项服务,促进优质劳动力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同时,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加强企业共享用工指导服务,优化企业用工生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
  实施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升级行动。依托“县乡村三级联动”平台,创新“村级就业服务站+人力资源机构+用工企业+劳务合作社”模式,精准对接供需双方。动态更新就业数据库、岗位信息库,实现岗位信息“一网通享”、服务政策“一单清”。拓展乡村就业服务方式和内容,促进农村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开展企业用工保障、开放式创业、招聘夜市等就业活动,全方位推进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增效。
  在乐陵,创业正成为带动就业的强劲引擎,德百欧尚小镇、黄三角调味品产业新城和澳林
时代天街获评乐陵市创业街区,其中澳林时代天街被评为德州市级创业街区。这些创业街区共有创业商户600余家,带动就业2000余人。
  此外,乐陵市健全完善全流程创业陪跑工作机制,实施“创业枣城”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乐陵创业导师资源库,多点布局创业导师工作室。实施创业导师队伍专业服务能力培训提升行动,开展创业导师定期下基层活动,增强创业辅导针对性。同时,积极打造生活就业融合服务圈和公共零工市场,统筹就业服务站、就业驿站及社区基本保障类业态资源,引入社会资金、公益资金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参与打造“一刻钟”就业服务圈+便民生活圈,增强网格化就业服务功能。创新推进公益性零工市场市场化运作,搭建线上零工市场,联动开展招聘对接、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就业服务,计划2026年实现城乡社区(村)“‘就在枣城业促共富’就业服务驿站”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从技能培训到数智赋能,从创业带动到就业服务体系升级,乐陵市通过多维度发力,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让更多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实现“乐业梦想”。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擦亮“乐业梦想‘就’在枣城”品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关注】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