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下发倡议书,组织专题培训,强化宣传引导——
树文明新风尚 让清明更清朗

  记者石少军 通讯员许聪聪
  4月2日,在市中街道新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工作者卜俊秀正手拿全市刚刚下发的《清明节——移风易俗倡议书》,向场下30多名社区群众,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
  从清明节的历史起源,到不同地区风俗习惯,卜俊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场下群众倡导文明、绿色、环保、安全的祭祀理念,号召大家积极转变旧有观念,用文明环保方式祭奠故人,做到安全、文明祭扫。
  “祭之丰不如养之厚!我们下发倡议,就是倡导全市广大群众,在清明祭扫时,力戒铺张浪费、盲目攀比,摒弃大操大办、讲究排场的做法,以简约庄重之仪追思先人,让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乐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郝坤如是说。
  为进一步践行文明理念,创新祭扫方式,从乐陵市民政局获悉,今年清明期间,乐陵市在公共祭扫区域专门设置了追思墙,市民可以在墙上写下对逝去亲人的寄语,殡仪馆工作人员会用相机拍下寄语,发布到民政局网站云祭扫平台。
  近年来,乐陵市持续深入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专项行动,不断深化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综合整治行动成效,在城乡地区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
  先后出台《乐陵市“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建立恶俗“婚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的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健全红白事操办管理制度,为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全市范围内打造移风易俗示范镇1处、示范村19个。积极联合民政、市场、文旅、网信等部门针对婚介丧葬、餐饮酒店、民间演艺等三大产业,聚焦村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红白事主等群体,常态化加强培训管理,确保移风易俗工作落地落细。
  推动文明新风入脑入心,离不开驰而不息的宣传教育引导。围绕“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乐陵市采取“宣讲+培训+指导”模式,逐一深入全市16个乡镇(街道)开展移风易俗专题培训,目前已开展移风易俗专题培训16场次,培训村党组织书记、红白理事会成员1200多人次。同时,在全市130个行政村、9个城市社区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大讨论、大修订”,让基层群众充分讨论制定本村红白事具体标准,婚丧事宜操办流程、标准规范让群众看得明白,引导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通过邀请群众入戏当主角,演身边事、说百姓理、倡文明风,创作推出《移风易俗我来说》系列微短剧50多部,用一个个接地气的小故事,讲明白移风易俗“大道理”,微短剧累计播放量近25万。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树文明新风尚 让清明更清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