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中街道引进家门口就业项目——
社区工坊让群众顾家又增收

阜盛社区居民在社区工坊制作宠物玩具


  文/图记者石少军 通讯员樊晨
  3月23日,在市中街道安居社区幸福工坊,居民正操作着电动缝纫机,赶制运动服装,工坊主任贾涛穿梭在车间内,边指导工人加工产品,边检验加工质量。
  “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元,还能照顾家庭,家门口就业太幸福了。”安居社区五合小区居民韩书新真正过上了“楼上安居,楼下就业”的美好生活。
  社区工坊是市中街道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基层善治的又一探索,由社区党组织搭台,采取“党建引领、社企共建、居民参与”的运营模式,利用社区闲置用房进行服装代加工,为居民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既解决了居民工作和照顾家庭两者兼顾的矛盾,也让社区在服务凝聚居民和发展社区经济中找到了平衡点。
  “日常走访中居民跟我们反映最多的就是收入来源少,又要照顾家庭,找工作难,生活压力大,给我触动很大,因此我想能不能通过社区领办增收项目,让这些居民在能照顾家庭的同时又可以增加收入。”安居社区党委书记石洪刚说。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选择什么样的项目非常关键,既要对就业群众技能水平不高、工作时间灵活、收益稳定,又要与社区资源条件相匹配、便于操作。在不断地摸索尝试后,安居社区最终选定了上手难度较低、可链接资源丰富的缝纫手工加工项目。考虑到居民照顾家庭的需要,工坊实行弹性管理,上下班时间按照接送孩子的时间灵活制定,社区还开办了幸福餐厅和社区托管,切实为居民照顾家庭和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极大便利。
  项目确定了,但是阵地场所从哪里出、启动资金从哪里来、工人从哪里招都是问题。社区党总支发挥牵头统筹作用,协调物业服务企业对安居小区锅炉房全面改造,开辟了社区工坊厂房。石洪刚找到在沿街做服装加工生意的贾涛。
  “有处闲置的房子,你用不?”石洪刚试探着问。“租金多少钱?”贾涛心存疑虑。“比你现在便宜一半多,只要你这不挣钱,我们就不收租金。”石洪刚拿出了最大诚意。“成交!”贾涛下定了决心。
  “以前在沿街门市,租金贵,用电贵,冬季取暖贵,来到社区幸福工坊后,租金减半了,电费由过去的每度电九毛八,降到了五毛四,还给免费供暖,一年下来少说能省四五万元呢。”贾涛说。
  贾涛和妻子赵再霞经营服装加工店已有七八年,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办好社区幸福工坊,他们手把手为居民传授缝纫技术。社区负责联系组织周边闲置劳动力,线上依托居民微信群、智慧服务平台发布招聘公告,线下依托社区工作者、楼长单元长等入户广泛发动,整合资源,多方参与,推动社区创收、企业增效、居民就业,实现三方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目前,已引入缝纫机器30台,招收工人30名。
  无独有偶,3月24日傍晚,在阜盛社区社区工坊内,62岁的王永珍等6名居民围坐桌前,在社区志愿者李建惠指导下,指尖翻飞间完成了一件精美毛绒玩偶的制作。“这里既能学手艺又能赚零花钱,还能和老姐妹拉家常,好处真是太多了。”王永珍笑着说。
  工坊就业居民通过产品加工按件计薪,工人平均每月能挣到3000元左右,社区年增加公共收益1万余元,切实把工坊的红利转化为惠民的福利、社区发展的活力,为城市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我们将以社区工坊为抓手,持续探索社区创富赋能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以群众需求迫切的业态为社区经济发展重点,引导有条件的社区开展教育托管、订餐送餐等低偿服务,探索创办社区企业等经济实体,不断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市中街道党工委委员李爽说。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社区工坊让群众顾家又增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