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闹花闹灯闹元宵
□刘晓莹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华传统的元宵佳节。在农历中,每月的十五日前后必定为望月,而元宵节是一年的初望。作为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满月,其中寄托着人们无限美好的期待。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以后每到元月十五,皇帝都要出宫巡游,张灯结彩,与民同乐。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唐朝以后,花灯不但种类繁多、千变万化,也成为深入民间的活动;宋朝是花灯的全盛期,宋代花灯有如玻璃球者,也有用五色蜡纸、菩提叶、羊皮、玳瑁等制作,华丽精巧可谓空前。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民间处处张灯结彩,“灯火满市井”的景况蔚为壮观。
  元宵节的一个重要习俗就是猜灯谜。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猜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小孩儿盼望着过元宵,多半是嘴馋那美味的元宵。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虽做法和口感有所不同,但皆取其“团圆美满”的寓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
  “月半大于年”,只有热热闹闹过完元宵节,人们心目中的春节才算圆满结束。红红火火闹元宵,欢欢喜喜迎春来。欢笑声中,美丽的春天在前方招手了。“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花灯闪闪,月亮皎皎,乾坤朗朗,思念普照。抬头望去,那轮圆润饱满的月亮向我们传递着佳节的祝福:春回大地,一切美好将如约而至。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闹花闹灯闹元宵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