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胡家街道卜家村
返乡能人 念活致富经
□见习记者李丹丹本报通讯员郭敏

  2月17日,大年初八,走进胡家街道卜家村,家家户户的大红灯笼随风摇摆,吉祥的福字喜气盈盈,村里的年味还浓得很。一名身材魁梧、脸膛黝黑的汉子迎上来,这是村党支部书记卜令春。
  这个春节,61岁的卜令春一直很忙,眼下虽然地里活不多,但新农人们早早做好了开春后的准备工作,以便开春及时浇返青水。
  “这两年,村里修通了农机路,新建了文体广场,安路灯、装宽带,人居环境大变样,还评上了德州市文明村、数字乡村示范村……”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卜令春细数着村里的可喜变化,去年,冬瓜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亩产突破2000多公斤,收入比传统种植高出一倍多。
  2021年以前,卜家村产业基础差,集体收入少,村容村貌差,没有产业支撑,多数村民选择外出务工。
  “如今土地承包出去有保底租金,省心又省事,在合作社打工还给发工资,今年领到3万多元,村里有了领头人,带领我们日子越过越好。”说起这两年的生活变化,59岁的卜令房笑容收不住,今年也赶回时髦,花了三四千元添了一台新彩电,还花了三四千元给自己和老伴各换了一台新的智能手机。
  村民口中的领头人正是土生土长的卜家村人,在外创业成功后毅然返乡的卜令春。卜令春原本在天津拥有一家业绩不错的贸易公司,2021年5月,怀揣对家乡的热忱,他积极响应“雁归工程”号召,返乡创业,依托冬瓜特色种植,带领村民蹚出一条“土里刨金”的新路子。
  “村里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与村民签了流转合同,冬瓜还没种出来,销路就已经稳定,完全不用担心卖不掉,订单农业让大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村民卜祥辉不禁感慨。2021年10月,卜令春带领村内党员干部通过领办党支部合作社广泛吸纳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实现523亩整村土地流转。两年时间,村集体收入由2021年的10余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80多万元。去年,还带动周边9个村种植冬瓜1200亩,带动增收220余万元。
  “要不断学习农业新技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才更有奔头,为发展冬瓜产业,我们去寿光、沾化等地走访学习,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科技特派员定期为大家开展实地培训,有了专家指导,冬瓜种植的底气更足了。”新的一年,卜令春也有新计划,继续扩大冬瓜种植规模,让村民过上不仅有租金、工资,还要有分红的日子。
  “领头雁强起来,乡村振兴才能跑出加速度。”胡家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磊表示,自2023年以来,胡家街道已回引8位能人到村任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返乡能人 念活致富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新春走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