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历史上的三大书院
□张帅

  书院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读书讲学的重要场所,肇始于唐代,原为官府修书、藏书之所,也是科举考试的产物,有官办和私立之分,多为著名学者创建或主持,设山长(讲学者之敬称,县级书院一般由当地知县或知名士绅予以充任),主管教学,兼管院务。
  一般来说,书院以自由研习为主,山长或名师讲经、讲文、讲诗无定期。书院费用多由当地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当地环境清幽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古代书院是中国传统教育中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除了教授经史子集等可供科举取士的知识外,还发挥着地方文化传承、道德教化、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作用。
  乐陵,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崇师尚学风气源远流长。据可考资料显示,乐陵古代曾建有三座书院,分别是:清乾隆年间的文津书院、彩珊书院以及清嘉庆年间的枣林书院。当然,明清时期乐陵最一以贯之的讲学论道场所要数文庙,一般设在明伦堂,这几所书院可能有的就是依托文庙创建的。
  据清代《乐陵县志》记载,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乐陵知县王谦益建立文津书院。之后,又建有彩珊书院。文津,意为人文津津或文人之津渡。彩珊,既指文化之昌盛斑斓,又示意才俊荟萃群贤毕至。书院分设两科:一是“文生月科”,秀才为乡试应考,每月三次(初三、十六、廿九)来院听讲,并送交习作;二是“生童常课”,童试合格,入院专攻经史以备应考学子,常年在院攻读。书院设院董会,由有功名的乡贤硕儒组成。又清嘉庆年间,乐陵知县张大成“立枣林书院,延名师主讲”,呈现出一派朗润和畅的治学氛围。
  此外,清代在县城周边一些乡庄还设有义学,亦称乡学或义塾,是一种免费学校,专供家道贫寒的子弟读书求学,几乎完全由地方急公好义的开明士绅筹集经费,兴建校舍,延聘讲师。如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乐陵知县杨傧在城南关外建“青云义学”(后改文津书院)。清光绪八年(1882年),城西设杨盘镇义学。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孔镇创建储翰义塾。明清两代,乐陵当地先后涌现出32位进士,还有过许多举人,尚学风气盛行,名彦才俊辈出,仅清代康熙、乾隆、嘉庆三朝就出了15名进士,这自然与以上三所书院或义学的开办密不可分。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乐陵的史、张、宋、潘、王五大世家正是以考取过多位进士而名震乡里称快江北。
  延至清末,随着西学东渐,清政府“将大小各书院,一律裁改,开设各项学堂”,其中省会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府城书院改为中等学堂、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随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废除,乐陵开始兴办学堂,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建高等小学堂1所,初等小学堂18所,除四书五经外,增设国文、算术、音乐、体育等课程,由此乐陵书院文化走入历史。
  乐陵三大书院见证了过去地方文化与教育的繁荣,乡彦才俊亦师亦友,求理问道讲学论辩,“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仰古人之大道,一立后学之楷模。今日喜见乐陵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莘莘学子纷纷金榜题名,恰似往昔风流之再现。
  唯愿吾乡多出“文津”有识之士,城乡社会发展面貌如“彩珊”般光彩熠熠,三十万亩“枣林”久茂似海长泽万民。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乐陵历史上的三大书院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