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杨安镇以产业为支撑,推进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
三产并进 稳就业惠民生

农民在辣椒基地劳作



  文/图记者石少军通讯员李建东
  “一个调味品产业,带动3万多人就业,在杨安镇,想打工挣钱不用出远门。”山东乐家客食品公司总经理、乐陵市调味品行业商会副会长王加新说,“267家调味品企业都需要工人,留守妇女挑拣辣椒柄,一天都能挣八九十块钱。”
  近年来,乐陵市杨安镇聚焦推进“群众家门口就业”,不断壮大调味品产业集群,以“接二连三促一”发展模式为突破口,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助力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打造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的“杨安样板”。
  做大一产,助村民增收致富
  万安居新村60岁的村民姜丽梅,对目前的生活十分满意,每天早上5点到9点、下午3点到7点,她都会去苏家辣椒基地干农活。“对咱农村人来说,锄草、施肥、打药这些活都不算啥,一天能赚到100块钱,挺知足啦!”7月27日上午9点,日头渐高,热气蒸腾,正准备收工的姜丽梅笑着说。
  姜丽梅干活的苏家辣椒基地是杨安镇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新建的3个辣椒基地之一,一期工程总面积500亩,由乐陵市城投公司及20余家企业共同参股建设。公司工程部主任李清林介绍:“公司于去年7月成立,主要做调味品集中采购,顺带搞起了辣椒种植,一期预计亩均生产鲜辣椒1500公斤,亩均效益超1万元。”
  “杨安镇被誉为中国味都,咱全镇上下围绕调味品产业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坚持做大一产,拓宽就业创业新赛道。”杨安镇党委书记孟宪军说,杨安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依法有偿”原则,流转土地1.85万亩,规模化种植辣椒等经济作物,全面提升土地综合效益,探索“国企+合作社+企业”发展模式,成立王屯、苏家辣椒种植基地和水库辣椒产业孵化园,带动就业约300人。
  “我们依托调味品行业商会,召开座谈交流会,百名企业家探索一产种植之道,以新飞达、腾达为代表的企业,率先探索现代化种植模式,建立1200亩的调味品原材料种植基地,解决近500人就业问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孟宪军说,27家协会成员与镇域7家种植合作社、种植基地签订合同,按照“订单式生产、保护价回收”的生产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解决附近闲置劳动力2500人就业。
  此外,成立水库农业生态观光园、碧霞湖现代农业观光园、崔刘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以“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整合农业招商项目资源,延伸上下游配套,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在农业产业园区安置就业近3000人,集体增收2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万元。
  做强二产,稳定就业基本盘
  “我来公司已经10年了,主要负责产品的质量检测,每月工资7000多元。”7月27日,庞大食品有限公司质检主任、36岁的孙卫卫说。
  “公司有员工350多人,除了杨安镇的,还有寨头堡、化楼、孔镇的,有的做包装、挑选、粉碎等工作,有的在管理岗位,还有的在全国各地做销售,我们的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及东南亚,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庞大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韩海玲介绍。
  杨安镇布局产业集聚先手棋,以打造“味都杨安·中国菜魂”为目标,实施产业强镇战略,投资近20亿元,先后规划建设乐陵市返乡创业园、杨安镇调味品产业园、小镇会客厅等项目,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和优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依托产业集聚优势培育调味品企业267家,引进外地企业30家,引回在外乡贤企业12家,目前投产企业安置就业3万人,吸引外地专科以上人才600余人,为调味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做强第二产业,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杨安镇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举措,政府有关部门将企业注册、项目立项、环评等18项行政权力放到杨安镇返乡创业园,实现“园内事、园内办”。成立由镇党委主要领导挂帅的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深入企业调研及协调市直部门,制定《促进调味品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企业发展问题,清单管理、逐项分解、限期解决,一批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被打通,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人才和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动力之源。”孟宪军说,杨安镇走活科创赋能制胜棋,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调味品共享实验室,与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济南大学等12所高校开展人才交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科研技术人才300名。建立杨安镇就业服务站新媒体招聘矩阵,不定时推送企业招聘信息,“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平均每月可解决350余人就业问题。截至目前,杨安镇企业工人年均工资5万元左右,在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定盘星”“压舱石”的作用。
  做活三产,奏响品牌新乐章
  “直播间的家人们,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油醋汁,零糖零脂,要下单的宝宝们抓紧了……”每晚8点,在华畅食品有限公司的直播室内,王建洲的直播团队准时在各大直播平台售卖自家的产品。如今,电商直播已成杨安镇的新兴产业,作为新业态,在带动就业方面,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杨安镇投资1000万元建立豪德飞天电商产业园,打造电商主播孵化基地,通过与电商团队合作,启动电商主播培训计划。截至目前,乐畅、华畅、虎哥等35家企业已加入其中,培育电商主播400名,建成直播间30个。选取15个自然村作为直播试点村,开设电商直播运营培训班,聘请专业电商导师和网络达人对网络营销、直播带货进行培训20余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村级直播室,培养村级直播达人105人,推介本村特色产品,合聚力量打造联合型特色农产品销售链条,保障农产品“线上线下”双线销售。
  “我们依托展会经济,奏好品牌建设奋进曲。”孟宪军说,杨安镇注册“味都杨安”集体商标,以“1+N”的区域品牌体系,力促镇级产业集群品牌化,68家调味品企业入驻“味都杨安”区域品牌体系。依托产业集群优势连续举办七届调味品博览会,吸引客商游客累计达5万人次,并计划举办第八届中国调料行业大会,为持续叫响“味都杨安·中国菜魂”文化品牌奠定良好基础。
  做大特色旅游,打造国家3A级“味道小镇”旅游项目。通过将杨安镇特色调味品产业与特色旅游和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投资过亿元,先后建设完成集休闲、美食、服务于一体的溢香大街、镇区人居河道环境改善项目,打造集生态观光、农副加工、民俗民情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围绕特色产业小镇策划、打造景区项目,实现杨安镇旅游开发“连片化”。目前,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人。
  孟宪军表示,为吸引更多乡贤返乡创业,杨安镇实施“雁归”工程,建设调味品返乡创业园,健全返乡创业服务体系,在市场准入、创业服务、创业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优秀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起作用”,近年来,已吸引227名“调后代”返乡创业。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产并进 稳就业惠民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