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田金发:用古琴“奏响”奋斗曲

田金发教授古琴


  记者于春芝通讯员苏安矗
  4月30日,走在西段乡田家村,一阵悠扬的琴声传入耳中,令人心旷神怡。寻着琴声,记者来到西段古琴文化中心,只见弹琴者双手抚琴,端坐木凳之上,沉醉于琴声之中。
  弹琴者是田金发,34岁的他从小与古琴为伴,耳濡目染了父辈对传统斫琴技艺的执着和追求,对古琴制作充满了兴趣。学生时代,他就利用寒暑假跟父亲学习斫琴技艺。一开始是打打下手,慢慢地,熟悉了整个斫琴流程后,就参与到制作中。
  大学毕业后,田金发进入黄岛发电厂。工作轻松,收入可观,但他觉得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经过一番思考和权衡,他毅然辞职,回到了西段乡田家村。
  2017年,他和弟弟成立了乐陵市玉润金聲乐器有限公司。在传统古琴研制技艺的基础上,他兼收并蓄各家各派技法,形成了独门秘诀——田氏斫琴法。
  “选材、开料、刨平、披灰胎、上弦……斫一张琴,至少要100多道工序,需要人工反复打磨。”田金发表示,公司每年生产2000余张古琴,这也为乡亲们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村民于凤英就是受益者之一。打磨琴轸、编织流苏……她从一名新手成为熟练工,每天收入近100元。
  “自从在公司干零活,我办了自己的第一张银行卡。”于凤英对现在的生活格外满足。如今,她的儿子儿媳和出嫁的女儿都在这里工作。
  古琴的生产和工艺,主要为手工制作,公司成立后解决了田家村及周边近百人的就业问题。
  2018年,田金发又在村里创建了西段古琴文化中心,中心的古琴、历史书籍、古琴制作技艺等等,中小学生以及古琴爱好者都可以借阅、免费使用,定期他还会为学员进行公益培训。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用这句唐诗形容现代古琴艺术的式微,似乎仍很恰当。田金发又将古琴制作技艺作为普世性的文化课程传播。他经常去各地学校、社区进行古琴推广,并与多家从事传统文化的企业合作成立了古琴技艺公益传习基地,截至目前,已开展古琴公益讲座30余次,免费培训学生1000余名。许多学生在他的教授下真正喜欢上了古琴,喜欢上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
  “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列在琴棋书画首位。‘乐陵古琴’将开创与践行当代‘琴道’文化,将古琴‘清微淡远’的意境与‘中正平和’的精神融入现代生活,通过古琴艺术传承与教育等多元化实践,在全省各地打造古琴文化体验区,为振兴乡村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田金发说。
  传承显古韵,创新表琴心。如今,“田氏斫琴法”所斫的古琴形制古朴,漆色温润,音色厚重,稳重大气,在业界很有名气,让田氏兄弟对古琴更加视若生命,对艺术视为族谱,追古制而复雅正,专心古琴,以身许艺。古音依然悠扬,田氏古琴的故事还在精彩上演。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田金发:用古琴“奏响”奋斗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