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听左金魁说书

  张金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的文化生活匮乏,一没有电视,二没有收音机,一年当中唱那么一台戏,能听上一段大鼓书,就算是一大乐趣了。
  当时在乐陵城北一带,出了两位有名的说书艺人,一位叫左金魁,是朱集乡金星堂村的,一位叫刘金荣,是胡家乡大宋村的。
  左金魁说书绘声绘色,学男人像男人,说女人像女人;刘金荣则不然,说到欢快的时候,拍掌大笑,说到悲哀的时候,眼泪哗哗地流出来。人们称赞道:装男变女的左金魁,大哭大笑的刘金荣。
  一年之中,农闲季节,每逢农历四九是三间堂赶大集的日子,左金魁都会到集上说上一场。记得他腰背挺直,穿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头上扣一顶软塌塌的旧呢子帽,有时戴一副颇为流行的圆片眼镜。一只扁扁的鼓,只有一般鼓的一半厚,跟小号的洗脸盆差不多大,鼓架子是用三根木棍叉起来的,像个叉马,可以收起来随时拎走。鼓条子黑红发亮,是用竹根蔸子做的,敲在鼓上,声音特别大特别响。
  另外还有一块惊堂木,也是黑红色的,桌上摆一把紫砂壶,壶嘴被茶叶浸得发黑。他还有一只竹板,有时候不敲鼓,把鼓条子放下,就打它,打起来咔咔地响。
  说大鼓书的人声音都沙哑,好像天生一副公鸭嗓子,其实左金魁平常说话也不那样,只有在说书的时候才憋着嗓子发出那沙哑的声音。
  每次说书前,先来个开场白,打起竹板说上段顺口溜,七拉八扯临场发挥:“今天给老少爷们加一个小段,大姑娘出嫁当年忙,正月提媒二月娶,三月生了个小儿郎,四月能爬五月跑,六月会叫爹和娘,七月上学做文章,八月进京去赶考,九月中了个状元郎,十月状元回家乡,十一月得了一场猝疾病,腊月三十开了丧。”这段就叫《当年忙》,引得在场的人们哄堂大笑。
  说完小段,这才开始进入正题。左金魁接着说:“刚才有个在座的大哥问我说什么书,我这就报来!”紧跟着咚咚咚三声鼓响,不慌不忙,呷了一口茶,右手一扬,左手操起鼓条子,再咚、咚、咚、咚、咚咚——咚!敲出一阵急促的鼓点。
  “各位乡亲,老少爷们,大人小孩儿,听鼓说书意在其中,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听热闹,今天我给大家说上一段《三侠五义》,话说南侠御猫展雄飞、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惠、金头虎贾明、小义士艾虎等众家英雄在楼上饮酒,只听楼梯响处——噔噔噔噔跑上来一人,众家英雄定睛一看,直吓得目瞪口呆。”听众随着故事情节心都悬了起来,“要知来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听众席上议论纷纷,我的天,来人是谁呀?这么厉害!
  每到节骨眼,左金魁肯定要停下来,不紧不慢,捧起那黑乎乎的茶壶,呷上一口茶。
  其实这里面有个讲究,说书时间大约过了三十分钟就算一关,到了关点,就暗示听众快要钱了,往往说到精彩处,便歇上一会儿,跟班的小徒弟手中端着个小磁盘,到座中挨个收钱。收钱分两个档次,大老爷们一毛,妇女五分,小孩不要,我那时是一个十多岁的半大小子,在可收可不收之间。
  左金魁自己改编了一套新书《林海雪原》。那一回说的是《杨子荣独闯奶头山》,一到临危之际,英雄会转危为安,说到紧要处,听众随着左金魁的手舞足蹈沉浸到英雄的世界里。
  只见他时说时唱、时唱时说,合辙押韵,辅之以动作,绘声绘色,使人听着如临其境。正当关键处,只见左金魁“噌”一声站了起来:“好一个杨子荣,只见抽出大肚匣子枪,一脚踢开大门,对着众匪徒大喝一声‘都别跑……’。”“叭”地一拍惊堂木,右手拇指食指全张开,那架势仿佛就是一只随时扫射的匣子枪,嘴里却噤声不再说了。这时的听众正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还没回过神来,包括收钱的小徒弟。
  只见左金魁用手一指小徒弟:“发什么呆呀,还不快收钱。”听众顿时都醒悟过来,目光朝收钱的小徒弟方向投过去,一阵大笑。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听左金魁说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