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乐陵地名来历新说————
从乐毅到乐陵侯史高

  张帅
  一
  乐陵历来有“始设县于西汉”(公元前202年)之说,地名来历也一直争说不休,其中一例认为“乐陵”地名源于汉宣帝时一位名叫史高的外戚高官(功封“乐陵侯”),并称五里冢遗址为史高墓。现笔者基本断定,乐陵地名不源于史高,设县之起点也非源于西汉。
  据清末出土的秦代封泥“乐陵”“乐陵丞印”可知,至少在秦代统一版图上已有乐陵县,属济北郡。由此,乐陵既然在秦代已置县,那么其来历又如何呢?对此,唐代《元和郡县志》有所表露:
  乐陵县,上(示县之等次),北至州(沧州)一百三十五里。本燕将乐毅攻齐所筑,汉以为县,属平原郡,即汉大司马史高所封之邑。
  这是古代对乐陵起源于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之际最早也最权威的记载。由此,我们推测:乐陵地处古黄河下游,地势平旷低洼,常有水患漫流,当齐、燕两国之交界处;至乐毅伐齐时,于此择高亢之地起基筑城,以作厉兵秣马之用;迨至后来,人们就称之为“乐陵城”(疑为今乐陵故城遗址);又至战国末期或秦并六国之后,即依此城设县。
  按《史记》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因此,秦乐陵县应是秦国统一天下后将郡县制于六国故地进一步推广之后建立的。而西汉建立后,承继秦乐陵县之建制,遂又有汉乐陵县。后历朝历代皆沿袭此名,以至于今。
  若上述成立,则又涉及乐陵地名之语源问题,即“乐”为何读lào?“陵”又怎么解释呢?
  据悉,“乐”至少有lè、y uè、lào、yào等四种发音,并且时间越靠前,就越脱不开ao音,因此,lào、yào极有可能是“乐”的最古最纯之音,两者还疑似有古音通假现象,而lè、yuè多半是这两个古发音的流变,并最终“以新代旧”,反使原音湮没无闻。但无论如何流变,“乐”字均蕴含着美好快乐之意。
  关于ao为“乐”字之古韵声,也可从粤语中得到验证。粤语保留了大量汉唐时期的中原古音,无论快乐之“乐”,还是音乐之“乐”,在粤语中都有浓厚的ao音。此外,“药”之繁体字“藥”,属形声兼会意字,“艹”用作形旁,表示植物;“乐”之繁体“樂”则表声又表义,有药到病除、使人快乐之意,这是“乐”字古音中含有ao音的又一明证。
  现在,我国带“乐”字的地名共21个,其中乐陵市、乐亭县均作lào,乐清市读yuè,其余均读lè。不过,与乐陵市、乐亭县距离相近的新乐市,现在标准音虽作lè,但当地老人却读lào。由此,也可验证lào为“乐”之古音,乐毅过去或许正是读làoyì,而非yuèyì。
  这里,乐陵地名中的“乐”正是摘自乐毅之姓,其发音被后世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
  在甲骨文中,“陵”表示拾级而上、攀登高处之意,故又引申为帝王陵墓、凌犯超越之意。我国凡带“陵”字的地名,大多是表地形之高的意思。古黄河下游虽属冲积平原,但并非全是平坦之貌,不乏土丘、土山存在。上古先民为躲避洪水,往往会在土丘等高处暂居。如战国地理志《禹贡》记载古兖州(乐陵属之)时有“桑土既蚕,是降丘宅”的记载,即洪水泛滥时,人们躲到附近的高丘上,待洪水过后,再搬回平地居住耕种。
  乐毅最初选高地筑城,必是出于地形、军事方面的综合考虑,据称该城南部还曾有一条大河流经。因此,乐毅就河营城,一收躲避水患、取水便利、护城防御等多重功能,体现了古代相天法地、因地制宜的城池选址思想。
  综上所述,称乐陵城始建于乐毅伐齐之时,并由此得名,当无太大疑窦。因为也只有持“乐毅筑城”之说,才能将乐陵地名之由来和由城而县的历史转衍解释通透。因此,“乐陵”是一个极具历史地理文化内涵的古老地名,蕴含了古语发音、地理环境与城池选址的信息,更是乐毅伐齐这起战国后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性地名,还传递着一份朴素的王道乐土、乐善好施、安居乐业等与“乐”有关的种种美好图景。
  二
  过去,乐陵地名之来历,有“阿斗墓说”“乐成陵说”“四民安乐,大阜曰陵说”,这三种说法不是陷于张冠李戴之窠臼,就是纯取字面之义强解,无须多论。至于近年来常被人提及的“史高说”,则有必要为之一辨。
  据《史记》《汉书》等记载,史高是汉宣帝时受封为“乐陵侯”的一位外戚高官。史高为何会被封侯?这还要从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祸”说起。
  “巫蛊之祸”是一起因老年汉武帝的迷信、猜忌而导致太子刘据被逼自杀的重大政治事件。事后,太子刘据和姬妾史良娣及他们的儿子刘进相继死去,但刘进遗有一子,号曰皇曾孙(即汉武帝之曾孙),被连坐入狱时才刚出生不久。待其五岁时,值汉武帝幡然悔悟大赦天下,被好心人寄送到长安城附近的史良娣的哥哥史恭家里,史恭之母贞君对其怜爱有加,精心抚养。
  后来,这位皇曾孙被迎入宫中收养,最后登基成为汉宣帝。在正式亲政后,汉宣帝立即着手回报小时候养护自己的恩人,但此时史恭及其母亲贞君已谢世,遂将史恭的三个儿子史高、史曾、史玄召入宫中担任要职。不久,外戚大司马霍禹因权力被削而心生谋反之意,史高等人率先察觉并揭发报告给汉宣帝,这才解除了一场危机。
  念及史家的旧情与新功,汉宣帝又先后将史高、史曾、史玄分别功封为乐陵侯、将陵侯、平台侯,还将史高之子史丹封为武阳侯,故有“宣帝继统,史族复兴”之说。后来,汉宣帝还进一步提拔史高当了大司马、车骑将军等要职,并在病危之际托孤于他,让他辅佐汉元帝。《汉书》记载,“高辅政五年,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罢就第。薨,谥曰安侯。”意思是说史高辅佐汉元帝5年后,因年事已高而辞官回家,死后被赐谥安侯。
  但是,五里冢遗址是否是史高墓呢?五里冢遗址确实有汉代文化层,但未必就可推为史高墓,毕竟乐陵境内之汉墓尚有多处,何以独挑五里冢?又何以有明确考古物证?史书记载,史高是鲁国人,即祖籍在曲阜一带,其告老回家,或许回的是祖籍地,而未必是封邑地,并极有可能最终陪葬于汉宣帝陵寝杜陵附近。
  在史氏三兄弟中,史高得侯最隆,故以史高之位,可推知乐陵在当时已发展为一座具备人口、经济实力的大县,但《史记》与《汉书》对其食邑户数有较大出入,《史记》记3500户,而《汉书》比《史记》所记少1200户,这一出入应是后期食邑被减户所致。
  汉代封侯制度承袭秦制,实行二十级军功爵制,最高等级为“列侯”。据统计,西汉一代,共分封列侯至少达811位。列侯往往因地而分,其封邑称“侯国”,分功臣侯、王子侯、外戚侯三种。至汉昭帝时,功臣侯与王子候势力渐弱,外戚侯数量日益膨胀;至汉平帝时,外戚大族王莽篡汉后,将各侯国悉数败绝。
  依《汉书·外戚恩泽侯表》来看,史高死后,“乐陵侯”先后被史术、史崇继承。至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随着史崇去世,“乐陵侯”按例应予废除,但在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即隔了16年后,“乐陵侯”被史崇之弟史淑绍封。所谓绍封,即西汉列侯子嗣断绝后,由皇帝恩典列侯其他族裔接续其爵号与封邑。但史淑去世后,再次绝后,于是元始四年(4年),“乐陵侯”又被史高的曾孙史岑所绍封,四年后王莽篡汉,至此“乐陵侯国”被彻底废绝。
  三
  值得商榷的是,《汉书·地理志》有两个“乐陵县”,一个属平原郡(山东省境内),注有“都尉治”三字,即辅佐郡守掌全郡军事的将领驻地;另一个属临淮郡(江苏省境内),标有“侯国”二字。故后来一些史志学家认为,史高之封邑“乐陵侯国”在临淮郡,而不在平原郡。如清末杨守敬道,“按《汉志》临淮郡乐陵下云侯国,此乐陵(平原郡乐陵)不云侯国,是史高所封在临淮,不在此(平原郡乐陵)”。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在《汉书·地理志》中重名的不止乐陵县。据《汉书·地理志》统计,西汉时期有56组114个同名县(其中3县同名2组6个),占西汉1587个县的7%左右。这56组同名县中,县与侯国同名的高达47组。此外,并未发现侯国与侯国同名的。这说明,西汉同名县产生的原因,多是封侯所致。
  由于列侯往往因地所封,故先有“乐陵县”,后有“乐陵侯”,因此史高封邑可由两郡“乐陵县”设立早晚推知。查历代史志,临淮郡一带只在西汉时存在过“乐陵县”,此前并未提及,此后也再未出现,反倒是平原郡乐陵县,一直流传不止,演为现在的乐陵市。因此,史高封邑在平原郡乐陵县,而不在临淮郡乐陵县。
  像此类现象,在《汉书·地理志》中,侯国封地因故发生变动,迁徙后始封地仍保留为县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沛郡酂县(河南省境内)和南阳郡酂县(湖北省境内),汉高祖刘邦封萧何为酂侯,封地在沛郡酂县,至吕后当政时,封地徙至南阳郡,故有南阳郡酂县,但沛郡酂县地名并未消除,故西汉也就有了两个酂县。因此,临淮郡乐陵县的出现应是后期“乐陵侯国”迁徙所致,疑似发生在史淑绍封之际。
  史高封侯于平原郡乐陵县,唐代《元和郡县志》、北魏《水经注》等均给予了明确记载。而清人,以平原郡乐陵县不注“侯国”等为由,直接否认其为史高之封邑的史实,未免失之武断。这是因为《汉书·地理志》反映的是西汉后期的行政区划,而此时“乐陵侯国”已由平原郡徙至临淮郡境内。
  王莽篡汉后,不但废绝了大量侯国,还对地名进行了大肆改动,《汉书·地理志》以“莽曰”二字录之。平原郡乐陵县被改为“美阳县”,“乐陵”地名一度消失了十多年。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刘秀拨乱反正,重新恢复西汉时的县名,并对同名县进行了有意识的废除。据统计,若侯国与县同名,则几乎都选择废除了侯国之县,想必这也是临淮郡乐陵县之后再也没有出现的原因,进而反推出平原郡乐陵县较临淮郡乐陵县更古。
  话说西汉中晚期,于平原郡乐陵县加注“都尉”二字,正体现了乐陵区域影响力的上升。据清末《三国郡县表附考证》等记载,东汉末年建安十八年(213年),乐陵县首次设郡(三国至晋代有“乐陵国”,治厌次县),一直持续到隋初开皇三年(583年)。
  这300多年,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却是乐陵行政史上最高光的时刻,也印证了乐陵每逢战时所显现出的重要军事战略地位,如抗战时期乐陵曾一度作为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之中心县。
  后来,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乐陵郡被裁撤,随着大运河的开通,至明清时期武定府(州)的设立,鲁北区域重心分别转移到乐陵两翼之德州与惠民两地,而乐陵不免略显失落。直到1988年,乐陵撤县设市,遂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
  简言之,乐陵蹚着古老的黄河水一路走来,肇基于乐毅伐齐,见兴于史高封侯,历经累世兴亡丧乱,2300年来,虽建制等次、行政隶属、方舆形廓与城址治所有变,而地名几乎一以贯之绵绵不绝,并囊括悠远深阔之文意,纵放之全国亦属少见之美名,不失为一件乐陵人万分骄傲之事。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乐毅到乐陵侯史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